方濟會中華之后會省

期數
3583
刊登日期
2012.10.19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21 日

方濟會的梁永強修士及蔡俊源修士,將於十月二十三日假聖文德堂宣發永願,他倆早前接受訪問,分享他們的聖召歷程。

梁永強修士入會前在方濟會九龍會院工作,常有機會接觸方濟神父,從中認識方濟的精神和歷史,受到方濟精神吸引而加入方濟會;他表示,方濟十字架「Tau」形狀以T字作為十架,是當時方濟展現微末和不堪當的表現,「Tau是來自希伯來文,它的字母屬於最後,他的謙卑令我感受深刻。」

直至他到意大利朝聖時,踏足方濟的出生地,「讓我更體驗方濟會的發展,朝聖時的畫面一直充斥著我的思緒。」

現年四十五歲的梁永強,年青時期受朋友影響下領洗,畢業後如一般青年找工、拍拖,他曾任職船務、旅行社等工作,約在九五、九六年,他感到天主的召叫,工作之餘亦開始為這獨特的感覺尋找答案。

梁修士表示,因著方濟十字架的吸引,於二OO四年加入了團體,接受初學期間他身在台灣,父親卻在這時候離世,「那時感到很失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同時亦對天主有動搖。」他表示,修道期間幸得神父及其他小兄弟的支持,鼓勵他努力走向修道之路。他回想能回應召叫全靠懷有信德,「家人看到我由領洗至辨別聖召,個性上有很大的轉變;我憂慮修道後家人面對經濟困難,父母的接納讓我安心加入修會。」

三十四歲的蔡俊源修士表示,經歷了兩個回應召叫的階段:他於一九九七年參與法國普世青年節時仍是慕道者,返港後他肯定了一生行信仰生活的道路;至二OOO年他在亞西西朝聖,以及到羅馬參與世青節時,天主召叫他。當年,他經歷大學畢業、找工,及回應聖召的三個重要時刻;朝聖後他在會計師樓負責處理公司清盤及個人破產的工作,同時開始辨別聖召。

他明白天主的旨意,「我看到金錢和物質並非永恆。」他開始思考自己是否一生服務銀行家、債權人,「我發現這些工作未能把我的生命發揮最好。」

任職會計五年間,他一直與神師會面,期間他在信仰成長有很大的得著,「我渴望以生命影響生命,繼續以信仰精神分施開去.....我寧願為天主服務,成為天主的『Sales』(銷售員)影響別人。」二OO五年,他加入了方濟會。

修道七年,他更了解自己,眼光更擴闊,「工作時我只會買名牌,結識比我更出眾的人,只在中環出入;修道後生活截然不同,過著簡樸及忠誠待人的生活,令我活得更自由。」

蔡修士對於身上的會衣,代表著他畢生的選擇而感恩,「這是一個身份,代表著修會,及表達我們要選擇的生活。」

今次兩位修士一起發永願,找來青年教徒設計請柬。梁永強修士指出,請柬的封面是位於意大利亞西西的寶尊堂,「這聖堂標誌著方濟會,翻開請柬時象徵進入方濟會內。」請柬亦以大自然的色彩,顯示天主創造萬物,聖方濟環保主保的特點。這張邀請卡可作擺設,同時,寄件時不用套上信封,直接在卡上寫上聯絡地址便可;另外,剪下邀請卡封面的兩邊,可用作書簽;而內面寫有「修」、「建」的字,提醒他們有如聖方濟般要修德成聖,同時要建設教會的使命。

發永願後,蔡俊源會繼續接受司鐸培育,梁永強則以終身會士的方式修道。梁永強說:「藉著宣發三聖願,即服從、貞潔、神貧願,見證我走到另一階段,終身以方濟的福音精神度修會生活。」蔡俊源說:「天主召叫我們,叫我們逐步回應祂,透過發願,天主也想我們給予他百分百的回應,給予祂一生一世的肯定。」(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