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自在】誰在議會內更暴力?

期數
3583
刊登日期
2012.10.19
作者
余少甫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21 日

沸騰的立法會選舉剛過去不久,時事評論員已急不及待表示「激進民主派」抬頭,除反映社會反政府氣氛強烈外,亦會為特區政府管治帶來困難;而不少傳媒亦預計日後立法會內火花四濺,因為新增了一席的人民力量,似乎一定會在議會內有更多激烈抗爭,甚至有官員戲言「掟?行為肯定變本加厲,唔係點向選民交代?」早在選舉期間,已有建制派和所謂溫和民主派經常在論壇及宣傳刊物上,使用「拒絕暴力」的口號來吸引選民。

其實何謂暴力?筆者不知道那些候選人有沒有認真檢視這些激烈動作背後凸顯的問題,就隨便用了一個形象化的字眼就以為可投選民所好,反而這更加模糊了現時香港政制的不公平及政制發展的困局。德國文化批評家懷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暴力批判》中,認為「實際上,法律壟斷暴力,不是為了維護合法目的,而是為了維護法律本身。非法暴力的危險僅在於它打破了現行法律。」由此看來,上一屆立法會中,無論在議會內掟蕉、掃?、放氣球,抑或「拉布」,甚或在議會外推鐵馬;在當權者及建制派眼中,這些肢體動作,即他們口誅筆伐的暴力,就已威脅了法律,但諷刺的是任何法律秩序其實都是起源於暴力,據班雅明的觀點,非法暴力也不過是在確立新的法律!

他在文章中強調「……權力——遠超過可炫耀的財產佔有——是全部立法暴力所要保障的東西。凡是確定了邊界的地方,就不再簡單地消滅敵人;勝利者在完全實現了權力優勢後,反而給予敵人以權利。這些權利是極其含混的『平等』權利:這是締約雙方都不得跨越的界線。這裡就以極其原始的方式出現了不可『侵犯』的法律的曖昧神話。」香港的既得利益集團與當權者有感「被侵犯」,於是紛紛議論,務求用一切方法阻止這種「暴力」蔓延,於是新任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已經明言,未來有多項重要工作要做,包括處理上屆議事規則委員會,探討應否限制議員拉布的做法;其實這也不足為奇,政府和建制派當年為了杜絕所謂「五區公投」,就曾經不理公眾反對,嘗試強行通過立法會議席替補機制,嚴重剝奪市民的選舉權。

建制派及溫和民主派經常強調要以「務實、理性」的原則在議會工作,對破壞議事規則的行為頗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在議事廳應以和平非暴力進行協商,才能解決衝突。班雅明提及這是一種「非暴力的純粹手段」,在原則上的確可排除了暴力,因此可以說,有一個完全不接受暴力的領域,即「理解」的領域;但是他認為這一領域後來也被暴力所滲透。以目前香港政治環境來看,從去年區議會選舉種票事件,到今年長者用「掌心雷」投票,到處瀰漫著不公義的競選策略,究竟誰在幕後操控、誰在各個界別進行滲透,大家應該心中有數!這種粗暴干預選舉的行為,其實更具破壞性!我們不應只看個別議員的激進言語及行為,他們的目的是要挑戰社會上的不公義;而那些從來沒有使用過激言論或動作的議員,為其背後的統治集團,對人權的踐踏、對香港民主發展的阻撓,可能較那些被標籤為暴力的議員更暴力、更損害香港的核心價值!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新界)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