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五間特殊學校
刊登日期
2012.10.19
(本報訊)明愛五所特殊學校本學年起參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主辦的「心靈教育——學與教終極關懷計劃」,以照顧特殊教育兒童的教師和家長,讓他們得到心靈滋養,建立正面人生觀。
計劃聯絡人、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校長鍾淑嫻十月三日指出,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教師時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需要關顧他們的整合健康及安穩的心靈,才能專注地教導學生。
她稱,計劃下,每校派出四位教師組成心靈教育團隊,於十月二十七日起參與共六節的課程;此外,亦會舉辦退修日、心靈對談及專業發展團隊聚會等,為教師提供分享心靈的平台。
鍾淑嫻期望,心靈教育團隊能將這份經驗帶進校園,與其他教師分享,「除教師得到好處外,亦可揀選一些智力較佳的學生,以簡易的方式學習心靈教育。」
她續表示,計劃預算把心靈教育發展至家長層面,「家長隨著年齡漸長,會為照顧子女而承受壓力,他們更需要得到心靈滋養。」
「心靈教育——學與教終極關懷計劃」培育負責人關俊棠神父同日說:「在特殊學校任教的教師,須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尤其是嚴重智障的學生,教師或會面對學生離世而感悲痛。」
關神父指出,目前社會對特殊教育教師的支援,多集中教授技巧,少有針對心理及精神方面,「心靈教育可助教師重新肯定其使命,鼓勵其教學心志。」他稱,心靈教育讓教師透過學習大自然、文學藝術等途徑滋養心靈,平衡日常生活。
至於家長培育方面,關俊棠神父指出計劃會以不同途徑介入,如理解痛苦、認識生死、學習幸與不幸等,為家長提出正面思想;計劃亦會邀請教會團體幫助,安排信徒定期探訪家長,關心其需要,「家長負起一生照顧子女的責任,最重要是自己要站得穩,才能正面面對前景。」
參加學校包括: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明愛樂進學校、明愛樂勤學校、明愛樂義學校,以及明愛樂群學校。(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