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生會代表選舉
(本報訊)開學後是學生會選舉的日子,讓同學投票選出信任的學生代表,一起推動學校發展。有師生認為選舉加強學生的歸屬感外,更能培養公民意識。
香港鄧鏡波書院學生會會長李浩龍九月二十六日對本報說,他會向學校爭取設立「民主牆」,讓學生寫下對時事議題或學校的意見:「不少學生都關心時事,民主牆提供抒發己見的平台,同時鼓勵那些對時事不感興趣的學生認識社會和學校。」
中五生李浩龍說,去年學生會舉辦的年宵活動加深他對學校的歸屬感,他希望透過學生會的工作為學校服務。他認為學生會內閣由一人一票選出有助校政民主化。「同學也要盡責任投票,選出屬意的隊伍,為學生表達心聲。」他說。
該校的學生會選舉剛於九月二十日結束,有兩個候選內閣競爭,投票率近七成七,中五級投票率逾九成。在新學制下,去年起參選學生以中四及中五級為主,他們早於五月已組織內閣。
鄧鏡波兩支競選隊伍的拉票活動進取及多樣化,尤如小型的議會選舉,例如設計宣傳旗、設選舉經費上限、政綱簡介會、以及競選日設投票區,專人負責開票及唱票等。該校學生會顧問老師梁錦輝九月二十六日說,學生親身投票,有如在區議會或立法會選舉體驗公民責任。
他指相關活動促進學生探討校政發展和思考社會議題:「過去有學生會向全校學校派發問卷,了解同學對學校設施的要求,幫助學校定位。幹事會及後把同學的主流意見上呈校方,學校加以配合。」
談到學生會的功能,香港教育學院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學系助理教授胡少偉稱,它對幫助青年成長、建立民主社會、以及完善校政,締造三贏局面,他期望學校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參與風氣。
他十月十八日說,撰寫政綱和參與校政讓青年學會承擔,是民主教育,「學生會選舉亦讓學生預早學習去成為選民」。他鼓勵學校讓學生會有空間討論社會的敏感議題,在價值多元的文化中盡早學習去參與社會。
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中五生朱綽珈剛獲選為學生會會長,她十月八日說:「學生會對學校有重要價值。因為是一人一票選舉,獲選標誌著同學對我們的信任,使我更有動力落實競選時的承諾。」
競選期間,朱綽珈與選舉團隊不時走進區內小店,主動為學生爭取福利,從中與鄰里熟絡:「平日也會到學校附近的店舖消費,但少與店員交談,競選過程讓我有機會接觸鄰里。」(高╱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