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與國家民族(下)

期數
3584
刊登日期
2012.10.26
作者
關俊棠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28 日

(二)中國只不過是上主賜予我們生命落實人間的一片土地而矣,就如昔日耶穌降生成人總要找塊具體的土地一樣。所以,作為一個中國人必須要有超越「中國」這種生活態度,以地球人的胸襟來懷抱自己的中國。這意味著,一方面珍惜、認識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成就、自己獨特的土地,為能貢獻與豐盛周圍的世界。另方面,小心不要掉進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陷阱。的確,中國人曾吃了不少苦頭,但當今國家經濟稍有成就時,無須捚攞出氣高趾揚,大搖大擺的姿態,畢竟地球才是我們真正的故鄉。要愛中國,就同時要學愛這世界,要愛自己的同胞,就必須同時學愛人類同胞。耶穌的喜訊,不是由耶路撒冷開始,傳遍了天下嗎?誰是我的父母,誰是我的兄弟姊妹?看!這些遵行我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父母,我的弟兄姊妹.......!

(三)選擇一個適合你的方式來愛中國,愛這個民族。這國家的政治手段有時的確令你義憤填胸,這個民族的行為表現,有時的確讓你痛心疾首。然而,如果我們有一夥覺醒的心,一種深入了解的習慣,就不難看出所有這些的背後,其實就是懼怕,缺乏安全感、無知、自卑和愚蠢......。想想看,一個人來接受心理輔導或精神治療,治療師或輔導員,不會因為他們有上述的症狀而嘲笑他、輕視他,甚至敵視他。同樣,當一個民族中某部份的人及國家,某些的掌權者有上述的病徵時,你就知道他們最需要的不是咒咀、辱罵、沫棄、嘲諷,而是關懷、憐憫、治療及牧養,而這龐大的工程,必須由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做起。所以每個人都要誠實地對待自己,選擇一種或多種你認為有價值的行動,為中國療傷,為民族牧養,以文字、以活動、以祈禱、以物質支援,以奮發心學好你的中文,以好奇的心重拾那封塵已久的典籍......。

以我們三人為例,一九七八年中國改革開放,中國及炎黃子孫就成了我們優先關懷的對象,我們三人經常北上,認識中國,認識中國教會。最近這十多年我們各自找到自己的牧養方式:

(一)徐神父不斷走訪國內,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任勞任怨地、有系統地、持續性地把福音的知識、教理教授的方法與內涵,以致他的宗教抱負及宗教情懷,與國內的教友、修女、神職人員及教外的同胞分享和傳授......

(二)鄭神父則特別關懷環保及天地人結合的教育,默默耕耘由栽培香港教友作起點,影響不少的堂區及學校,然後幅射回中國大陸,與國內的堂區合作,逐步逐步帶起關懷宇宙,關心大自然,關愛地球的意識......

(三)至於小弟,自覺既無徐神父、鄭神父在國內與長官們打交道的靈巧和智慧,又在天地人結合的教育上,既上不了天,又下不到地,只好選擇在中間的那個人,這個人包括自己、別人與眾生做工夫,選擇了香港這塊小小土地,多做點心靈培育的工作。祈盼有一天,香港也能成為回饋中國大陸的心靈成長的基地及平台。

香港的基督徒說愛自己的國家民族,並非一件輕鬆的事,有時更是令人迷惘和痛苦的事。然而,基督曾向我們保證了:

「你們在世上必定會受苦......然而,你們的心不要煩亂.....我把平安賜給你們......我天天和你們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

今天的我已經激情不再!然而,我們仍可以讓熱情代替激情,盡我們的一點點力,為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祖國,為這個並非最優秀的民族,獻上我們能夠獻上的,作為一份摰誠的祝福!

全文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