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寫出友共鳴

期數
3584
刊登日期
2012.10.26
作者
曾淑儀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28 日

※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故事背景是六十年代的美國,當時種族主義盛行。生於富裕白人家庭,學成歸來的絲嘉特;代代為傭,年為半百的愛比蓮;快人快語,廚藝了得的黑傭米妮;三個膚色、背景各異的女子在偶然的機會下相聚一起,希望可以透過文字抒發黑人與白人間不平等的社會現象,但這種行為在封建的密西西比是不被允許的。就這樣,一個秘密的寫作計劃,伴隨著當時馬丁路德金帶領的反種族主義,在小鎮掀起了滔天巨浪,同時迎來了堅定的友情和大眾的反思。

絲嘉特雖然生於富裕家庭,但絕不如她的女友般嬌縱。她自小由黑人女傭帶大,和她們感情深厚,所以不會像她的朋友般視黑人傭工為下人而歧視她們。她的友人更認為黑人污穢帶菌,嚴禁她們使用自己的洗手間。荒謬的是,這些歧視傭人的千金小姐,卻將自己的子女交給傭人照顧,一日三餐也由傭人烹煮。本來就是親蜜得沒有傭人便不能生活,卻要擺個惡僱主模樣來叫傭人難受。

或許,絲嘉特在那個年代、那個社區,根本也是個被歧視者。她的同學、好友,進入大學只為釣金龜,未畢業已嫁入豪門、生兒育女。只有她堅持與別不同的個人理想,大學畢業後便為她那做作家的心願而奮鬥。她對傭人的不平遭遇不能視若無睹,遂以個人天賦——寫作,來為傭人出一口氣。

故事雖發生在六十年代的美國,白人聘用黑人為家傭的年代。然而,類似的歧視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亦時有所聞。筆者曾經因工作關係,和不少在港的外傭接觸,有些也被僱主歧視,甚至虐待。例如有僱主不准家傭坐沙發,即使要照顧坐在沙發上的「主人」,也只能站著或坐在地上。又有外傭要睡在廚房的地板上,冬天更是凍得不能入睡。亦有僱主要外傭不斷工作,每天只能睡三、四小時。從新聞得知,更有僱主以熱熨斗打外傭的頭及臉,極為殘忍。

「人人應將其近人視作『另一個自己』,一無例外。首先應顧及近人的生命,以及為度尊嚴的生活所需要的資源……面對人的基本人權,任何形式的歧視,無論是為了性別、種族、膚色、社會地位,或為了語言或宗教,都應予以克服和揚棄……」(天主教教理第1931 及 1935 條)

有些人說這些外籍家傭搶了本地婦女的飯碗,事實上,若以相同薪酬,根本很難找到本地人當留宿家傭。相反,外傭的出現卻令很多本地婦女有外出工作的機會。根據港府的統計數字,來自菲律賓及印尼的傭工就有廿七萬多人。(香港政府統計處,2012)他們現正為不少家庭服務,照顧長幼。

在不同的年代、地方也會有歧視存在,能像片中女主角般力排眾議,維護正義的人實屬少數,你又有她的勇氣嗎?
 


問題研習

  • 你家中有外傭嗎?你認為他╱她在你家中有甚麼角色?在你家中又有甚麼職務與貢獻呢?如果沒有了他╱她,對你的家庭又有甚麼影響?
     
  • 你認為在香港,歧視,甚至虐待外傭的情況存在嗎?有甚麼方法可以改善呢?
     

教會指引及其他參考資料

  • 《天主教教理》:
    社會正義:第1928-1948條
    經濟活動與社會正義:第2426-2436條
     
  • 《香港統計月刊》2012年4月。香港:香港政府統計處,2012。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