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的尺度

期數
3586
刊登日期
2012.11.09
作者
子汶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1 月 11 日

寬恕一詞,我們每天都會看到、說到,但如要付諸實行,談何容易?《寬恕就是愛》,原名為《There Be Dragons》,導言寬恕此舉等同於「愛」,同樣地沒有尺度。

故事講述一名駐守倫敦的記者托雷斯(Robert Torres),於一九八二年主業會(Opus Dei)創辦人施禮華(Josemaria Escriva)被教會列為真福時而進行調查,並打算寫一本有關真福施禮華的書。但於調查過程中,他主要資料的來源本是他的父親,馬諾洛.托雷斯(Manolo Torres),但他卻不太配合兒子的調查工作,並刻意隱瞞一些事情。羅伯特便開始探究父親的生平,發現父親的過去卻隱藏著敗壞及不道德的秘密。

羅伯特發現父親與若瑟瑪利亞同樣生於西班牙的一個小鎮,他們還是兒時好友,更曾進入同一神學院,但最後因戰亂,二人最終的選擇截然不同。若瑟瑪利亞為信仰奉獻一生,回應天主的召叫;然而馬諾洛則捲入了殘暴和動盪的西班牙內戰,並因感情上的失意,令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妒火中。

兩度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約菲(Roland Joffe)以施禮華神父創立主業會初期的西班牙內戰作背景,描繪出馬諾洛的內心矛盾,與施禮華神父作出強烈對比,突顯出愛與寬恕之間的聯繫。根據約菲,此戲是一個有關把愛帶到世界的故事,如果世上因各種事(如戰爭、仇恨)而失去愛,這個世界便會變得空虛,令人難受;他接受電影官方網站訪問時表示:「馬諾洛其實是一個充滿愛的人,只是他被一個可怕的死結困縛著。」

在戲中各細節,都以聖人的生平發展,將當時西班牙的動盪及聖人的芳表都描繪得淋漓盡致,把聖人在面對極端壓力的不同處境中,因著聖德作出生死攸關的抉擇,顯出聖德於戰亂時代的困難中的影響。而演員們於拍攝期間亦感到很大的挑戰。

飾演聖施禮華的考克斯(Charlie Cox)表示演繹聖施禮華最難之處反而是把他演繹得過於虔誠。他於官方網站的訪問中指出,他是要把施禮華神父如何克服戰亂及各種困難時表現的虔誠。每一個聖人亦有過去,考克斯希望把施禮華神父演繹得在各種困難中如何透過信仰渡過,主要希望把聖人人性化的一面呈現於沒有信仰的觀眾眼前。

飾演另一重要主角馬諾洛的班特利(Wes Bentley)更一度公開表示自己於飾演期間的感觸。班特利於首次於《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演出男主角一炮而紅後,一直沉迷毒品,甚至到了一個不能自拔、背棄家人的地步,並失去人生的意義。而此戲正是他戒毒後的首部電影。他表示他於演繹馬諾洛時深同感受,反省自己白白浪費了十年的光陰,與故事主角同樣做錯很多事,但亦同樣得到寬恕。班特利揚言此戲讓他重生,並找回生命的意義,自己重新接觸已放下多年的信仰,感受到自己得到無限的寬恕。

導演於命名該電影時更有另一含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條巨龍,如果能好好克服這條巨龍時,生命會變得更不一樣。

 

相關資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FQzez1Wy4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mpQQ7xHjYA&feature=rela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