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部長致中國信息

期數
3588
刊登日期
2012.11.23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1 月 25 日

(天亞社訊)幾位教會觀察家對教廷萬民福音部部長斐洛尼樞機(F. Filoni)向中國當局表達的信息提不同意見,有的認為信息積極、及時;有的卻認為時機不合。

聖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林瑞琪博士認為:「教宗牧函發表五周年遇上中共十八大,北京在種種迫切的問題當中,還能騰空出來處理中梵關係嗎?」斐洛尼樞機十月廿五日發表《教宗本篤十六世致函在中國的教會:五年後的反思》一文。

不過他說,樞機的信息是積極的嘗試,表達出對交談的期望,他提出許多實際困難,但在困難中仍存有希望。「鑑於目前這個時機,中方沒有回應是可以理解的。我們需要耐心期待,即使中方保持沉默,我們相信樞機的文章依然會得到重視。」
 

任延黎:帶出善意

在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退休研究員任延黎卻認為,斐洛尼樞機的比喻「主要是描述了客觀事實,並不是有甚麼評價,或是他認可這個現象」。

任氏指出,該文章裡的原則和立場都很清楚,但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地下的可能覺得當中的原則講得很模糊,但官方的卻覺得很強硬」。

他又說,中梵雙方已有一段時間互相隔絕了,斐洛尼樞機現在主動打破僵局,並提出一個具體的建議──設立高層次委員會來重啟對話,「這種善意可以吸引中共新領導班子的注意,對推動雙方的發展很有好處」。

任延黎認為,樞機的文章很及時,「雖然正在換屆的中國領導層一時顧不上也無妨,但這個信號為以後做鋪墊,也是很有作用的」。

在澳門的政治學教授梁潔芬修女說,斐洛尼樞機「一廂情願」地發表該文章,試圖向北京當局釋出善意,似乎他得到有關中國的資訊並不足夠。
 

梁潔芬:恐一廂情願

然而,寶血會梁修女對未來中國的政教關係不感樂觀,因為當局肯定會「收緊對意識形態的控制,以強有力的方法維持國內的穩定」。

她又指出,教廷中國教會事務委員會今年四月份發布的公報,強調「犧牲了信仰的、教律的重要元素,根本就不可能有福傳」,已給中國教會十分清晰和足夠的指示,斐洛尼樞機的文章是「畫蛇添足」。

斐洛尼樞機在文章裡列舉出教宗牧函發表以來,出現在中梵之間的「三個絆腳石」,即國家對教會的控制、主教的任命和非法主教參與祝聖禮。

香港另一觀察家管平雄指出,斐洛尼樞機呼籲開啟與中方新的對話形式與局面,同時也重申了對話的先決條件,並用「三個絆腳石」之說強調梵方的立場。

他續說,斐洛尼樞機以「兩股水流」的比喻來形容中國教會的複雜情況,已在國內引起不同解讀與爭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