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安當女書院四十周年

刊登日期
2012.11.30

 (本報訊)位於油塘的聖安當女書院本年創校四十周年,學校在過去六年以中國儒家思想、配合公教教育,來開展品德教育計劃。

該校校長李淑媚指出,向學生灌輸中國儒家思想,能帶出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讓她們在生活上領會當中的意義。「承傳『明理常樂』的辦學宗旨,為女青年提供通材教育,把所學的感染社會。」

李淑媚十一月十五日解釋,學校校徽上的三朵玫瑰,正正標記著創校的中華無原罪聖母女修會的服務精神,而很多學生都喜歡以玫瑰圖案添在不同的設計上。她又說:「學校需要家長配合,得到他們的欣賞和支持,能有助青年品格成長。」

聖安當女書院以「明理常樂」作為校訓,旨在教導學生以此探究世界,學習維護真理等核心價值。為提升學生的品德價值教育,學校在過去六年以中國儒家思想,包括「孝悌、忠信、禮儀、廉恥、仁愛、明理」六個主題,於二〇〇七年開展了為期六年的品德教育計劃。

天主教同學會主席、中六生黃子蘅表示,她最欣賞的是學習孝悌及仁義精神。她說:「教師講解孝悌時,讓我深切明白身體髮膚,受諸父母,鼓勵我做個好孩子,長大後照顧他們。」另外,天主教同學會時常探訪長者及智障人士,令她體會到服務弱勢及行公義的重要。


校舍壁畫社區教育

計劃下,全校學生會因應學科及課外活動響應年度主題。

負責六年計劃的教師洪燕如指出,每年暑假,學生會在學校外牆設計及製作切合主題的壁畫,玫瑰圖案經常在壁畫出現。剛過去的暑假,師生家長合作,製作以「明理」為題的壁畫。她說:「期望將學校的品德教育帶到整個社區,美麗的壁畫吸引途人駐足觀賞,試過有外校女生在壁畫前拍照,讓我們的信息得以傳揚。」

至於以儒家思想作為品德教育的基礎,洪燕如表示,天主教宣傳仁愛、儉樸、廉潔及博愛等價值觀,傳統的儒家精神亦包含此等幅度,教師講解時可配以事例及聖經。她舉例近年全球關注環保,學校在生物科、通識科等引入相關元素,亦在全校推動環保教育,由學生履行環保責任。

此外,修女的衣飾也時常吸引學生注意,洪燕如說:「上宗教課時,學生會問修女的頭髮究竟是長還是短?更有學生欲了解修女睡覺時,會否換上睡衣?我會邀請她們寫下問題,直接向修女了解。」

宗教科教師張俊英表示,修會學校能有效把信仰帶進社區,她指出,天主教同學會的成員大多為非信徒,學生參與分享聚會、學校宗教禮儀及愛德服務,能讓非信徒學生認識天主教。


品德教育提升學習表現

中四生胡佩雯獲學校提名,參與校外舉辦的正能量計劃並獲獎,她表示自己的性格很被動,處事並不積極,「升中後學校不時提供品德教育,鼓勵我多參與課外活動,擴闊視野。」本年四月,她隨學校參加山東濟南交流團,學習當地文化,從中更加了解儒家思想,「當地人會尊稱他人為『老師』,大部份人都會明辨是非,這與學校教導個人品德的辦學精神很相似。」

中六生簡穎琪中二起參與環保組,她指出世界各地破壞地球的問題嚴重,不斷的消費製造很多廢物,學校讓她學習如何度環保生活,同時提升她對世界萬物的關注。

學校校監、中華無原罪聖母女修會吳俊儀修女,服務該校四十年,她憶述當年初進修院的情形,「開辦這所女子中學時,油塘區仍然很荒蕪,學生多來自清貧家庭,信教的人很少,惟有在校園裡建立祈禱的氛圍。」

吳修女觀察到修道人的臨在,能給予學生安全感,「有學生找我傾訴心事,聽到她的困難後,會邀請她一起祈禱,教她作九日敬禮等,把一切交託給天主。」(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