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談香港教會建築發展:

期數
3589
刊登日期
2012.11.30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2 月 02 日

研究本地建築的日本學者福島綾子指出,香港教區建築及發展委員會的成立經過,見證平信徒在興建教堂和發展堂區上的貢獻。

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研究院「環境——遺產計劃部門」助理教授福島綾子(Ayako Fukushima)於去年九月發表一項名為「香港天主教教區自一九六○年代至今在教堂建築項目的管理模式及經驗:平信徒在教區教堂建築事務的參與」的研究,指出平信徒與神職人員在教會建築工作上的合作方式不斷演進。

這項研究把香港信徒以專業身份投身教會建築事務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梵二會議一九六五年閉幕為開端,當時正值起步階段;第二階段為七O至九O年左右,信徒組成的專業團隊能更有系統地運作,惟仍屬特設性質,其影響力亦有限。

第三階段從一九九五年教區建築及發展委員會成立開始,以有系統的機制讓專業人士和修道人在建築事務上共同合作,平信徒的投入度更形鞏固。福島綾子稱這現象在亞洲地區亦屬罕見。

她近期對英文公教報表示,在早期的香港傳教事業中,幾乎每一項建築計劃都要因應有限的資金而進行;難民潮和天主教徒人口的顯著增長,令建築計劃以需求的輕重緩急作基準,如興建難民服務中心、學校、禮儀場所的綜合用途建築物。

福島綾子在一份建築學期刊發表的文章提到,「信徒作為禮儀場所的用家,以往不能在建構並修復教堂的議題上提出意見」。她引述香港大學學者李吳淑姬於七八年發表的博士論文,其中指出聖所的設計主要由堂區神父和建築師商討,並以神職人員的需要為優先考慮,教徒無從參與討論,亦因此令他們有些不滿;不過有少數神職人員認為平信徒可負起相關責任。

她指這情況其後慢慢改變,梵二重新界定教會應由委員會管理,而不是由領導層或主教獨自背起。

一九七七年所創立的禮儀藝術及建築委員會是香港教區發展史上的轉捩點,委員會創立原意是要對教會建築、復修等工程進行評估及提出意見,最初委員會成員主要為神父,亦沒有決策功能,只有兩位平信徒,包括一位建築師及一位大學建築系院長,但它展示出神職人員與平信徒能合作的理念。

負責監督建築委員會的意大利修士一九八四年去世後,一度無人繼任,直至九二年才有一位建築師信徒義務擔任數個建築計劃的顧問和項目經理。

有份參與的人士主要是解決教區因沒有標準建築方法等而導致的問題,但隨著八O年代更多技術問題的出現,更多專業意見的需要更形明顯。

當羅國輝神父於一九八五年在羅馬學成歸來,即服務教區禮儀委員會,他建議開展一個部門去監管所有教區內的建築、改建及維修工作。兩年後,即八七年,胡振中主教推出一個未來教會發展方向的研究,很多人建議提高信徒在教會的地位,增加他們在教會生活各方面的參與度。

終於在九二年,一個新的建築部門成立,當中半數成員仍是神職人員。至一九九五年,由於時有關於神父與負責建築計劃的工作人員缺乏溝通的投訴發生,以及在富有物業管理經驗的教徒大力倡議下,胡振中主教遂於同年成立了教區建築及發展委員會。

教區建築及發展委員會的平信徒成員比例逐漸增加,包括建築師、測量師或相關的建築專家。

福島綾子從香港教會經驗歸納出,雖然建築計劃需要長時間去達致成功,但每一階段均取得一定成功與進展。

此外,雖然神職人員和平信徒對教堂的設計(如堂區設施、禮儀空間等)有不同的要求,但不同的觀點能讓教會成員從中彼此學習和合作,這不止於建築計劃上如是,同時也能實踐在教會生活及各種關係中。(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