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家屬:路難行

期數
3589
刊登日期
2012.11.30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2 月 02 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要面對他的波動情緒,好大壓力,不知如何應對。還有社會普遍對『精神病』有誤解,甚至歧視,好辛苦......」(陳生)

「媽媽有抑鬱症,常說要自殺,爸爸經常不在家,有一次媽媽打開窗想跳樓自殺,我好驚,不知怎算,只好不斷抱著她雙腳哭著狂叫她不要。」(林小朋友—中一學生)

「我整日都為著老婆勞碌,隨時處理她病情復發:幫她找服務、應付醫護人員......同時我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兩個子女......覺得好疲累、不想見人、無心情娛樂......久而久之出現頭痛、失眠等情況......最後自己都患了抑鬱症......」 (黎先生)

「請把以前的媽媽還給我。」(一名要照顧患精神病母親的中學生的吶喊)

照顧精神病患者的路如何難行,從以上心聲,可見一斑。明愛樂晴軒於北區提供一站式之精神健康支援及康復服務,藉此推動區內人士關注身心社靈的全人健康。我們除了為區內懷疑及確診的精神康復朋友提供適切的服務外,更致力發展家屬支援服務。服務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家屬的支援往往是病患者強大的復元動力,但基於精神疾病反覆不定的特質,家屬於照顧過程中普遍承受著沉重的壓力。

根據世界不同研究顯示,平均十個人中有一人在一生中會患上精神病,換句話說,每十個家庭中,便有一個家庭要負起照顧精神病患者的責任。而根據香港政府一九九八年公布的數字,本港患上各種不同程度精神病的人數,超過一百二十萬,相對地說,照顧者人數亦不少。要知道,這些照顧者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卻要二十四小時不停照顧,為著患者不願覆診及吃藥、復發及被歧視等問題受到困擾。最令人擔憂的是,照顧者當中不乏年邁父母、身兼多職的配偶或成年子女、亦有在學的年幼子女,他們自身已經面對不同壓力,再加上因需要長期照顧患者而感到身心疲憊,生活上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往往會忽略了自己的需要,甚至有些照顧者會因此而患上情緒病而需要接受我們的服務。

一直以來,我們以個人及小組輔導形式,為照顧者提供服務以紓緩照顧壓力。近年更發展成互助小組,讓他們在難行的路上互相支援。可惜的是,社會暫時對照顧者的付出及需要認知不足,令他們承擔極大的壓力。因此,除了發展家屬支援小組,我們更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從別人的經驗中互相學習並互相支援及鼓勵,此外亦倡議政府需正視照顧者的處境及需要,配合社區照顧的概念,為需要長期照顧病患者的家庭提供實質而持續的支援。長遠發展方面,我們更期望政府能成立精神健康政策委員會,深入研究及制定相關政策及服務,更全面地支援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屬,同時提高社會大眾對彼此身心健康需要的關注,攜手建立一個更和諧的共融社會,亦為照顧者鋪砌一條平坦的照顧路。

 明愛康復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