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智障兒童學校

期數
3590
刊登日期
2012.12.07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2 月 09 日

(本報訊)有服務嚴重智障兒童學校的校長指出,校內不少學童患有多重殘障,學校輔助醫療人員出現人手不足,教學人員要協助護理工作,他們期望政府能正視有關情況。

全港共有十所嚴重智障兒童學校,其中三所由明愛特殊教育服務管理,服務總主任黃綺湘早前表示,大部份患有嚴重智障的學生需要特別護理。

黃綺湘表示,不少學生要靠醫療儀器維生,例如插喉、胃造口、呼吸機等,需要各方面的護理人員,包括護士、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惟人手長期不足夠。

她指出,不少智障學校聘請輔助醫療人員出現困難,有明愛轄下的嚴重智障學校的輔助醫療人員長期缺三份一人手,她說這與整個市場缺乏人才有關,「即使有足夠人手,仍有許多學生需要醫護援助,同工常面臨壓力。」

為解決這個問題,學校惟有與醫療集團合作,讓團體逐次到校服務,「可是每次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或是言語治療師也不一,學校教師每次要重新向治療師講解學生的需要。」她認為,政府應正視特殊學校面對的醫護情況,避免問題愈趨嚴重。

明愛樂義學校是其中一間照顧嚴重智障學童的學校,該校校長郭永恆表示,目前該校尚缺二點五名輔助醫療人員,包括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言語治療師,刊登招聘廣告一年仍未能填補空缺。

郭永恆說:「好些人材如物理治療師或言語治療師等,早已有醫療機構向他們招手,或是自行執業,加上特殊學校在升遷上有其編制和規範,受聘者的發展空間有限,故聘請時遇有困難。」

他續指出,特殊學校在過去二十年來情況有很大轉變,昔日能在學校念書的嚴重智障學童起碼自己能夠走動,近年醫學進步,好些需要依賴插喉、呼吸機或胃造口進食的兒童,在醫療儀器輔助下也能在校內學習,導致人手愈趨緊張。「惟政府在有關政策上沒有太大轉變,幸好不少家長及照顧者願意到校擔任義工,減輕學校負擔。」

           期望當局正視情況

慈恩學校校長林展光稱曾與政府反映問題,期望得到改善,否則只會影響學生學習。林展光指出,該校共有七十二名學生,當中五十一名為住宿生,其中四十二名長期沒有回家,「由於不少學童有多重殘障,須長期提供醫療輔助,學校便終年無休地負起醫護工作的職責。」

林展光指出,政府對智障學童學校制訂的編制仍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標準,認為有關編制不合時宜,「現時的學生除了嚴重智障外,還有多重殘障,身體狀況愈趨複雜及難以評估。」

他說,該校的物理治療師及言語治療師出現空缺情況早已發生。為紓援人手不足的問題,物理治療師會把部份簡易的護理教授予教師或助理,但其他專業護理仍要治療師或護士跟進,學校亦因要照顧學童而拖慢學習進度。(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