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家

期數
3591
刊登日期
2012.12.14
作者
梁達材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2 月 16 日

我十六歲那年進入在薄扶林道的聖神修院。當時的朋輩對我的忠告是:你從今以後不可以成家立室了。故此,當時內心的抉擇便是不能再有男女私情。

從過去四十年的神職經驗,發現到要建立穩固的家庭生活,單建基於男女私情,是非常脆弱的。我很喜歡德蘭修女給家庭們的格言:只有共同祈禱的家庭,才可長久和諧共處。

一位朋友對我說,迪士尼樂園成功的地方,是把家庭老、中、青的成員融入童心未泯的境界。親子活動的功能亦如是。

當我還在多倫多服務的時候,一天,一位父親致電給我:「神父,請你立刻來醫院探望我那廿七歲的兒子,今早他自殺不遂。」後來這位父親給我說明原委:「我二十年前移民加拿大,由於工作關係,甚少時間逗留在家。我也不察覺孩子有甚麼異樣。後來我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孩子沒有感受到一點兒我對他的關愛,雖然大家都知道我辛苦的工作,都是為了這個家。」

最近,一位男士告訴我,他自孩子讀中學的時候,便約法三章,每月一次,單獨和一位孩子在外面吃晚飯。現在孩子長大了,也結了婚,但依然保持這每月一次的飯局。

我們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大的困難可能是騰不出時間。這是事實,不過也可能是放不下自己私底下的個人自由時間。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都要付出代價的。

中國文字的「家」,包括「屋」和「豬」,可見離多聚少,絕不是正常的家庭文化。

現實歸現實,雖然過去的港、美加「太空人」情況已漸成歷史,但港、中「太空人」的情況有增無已,對家庭生活是破壞多於建設的。

耶穌參加加納婚宴,且顯了變水為酒的聖跡,表示家庭在耶穌心中,佔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耶穌是天主,可用任何方法拯救人類,但他出外傳教的前三十年,生活在聖若瑟及聖母瑪利亞的權下。耶穌在十二歲那年逗留在聖殿三天,且告訴他的父母:「你們為甚麼尋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路二49)最後,「他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路二51)

家庭便是教會的縮影。若教會缺乏活力的話,教友家庭是有責任的。當然,堂區也是普世教會的縮影。維繫基督的臨現在家庭、在堂區中間,人人有責。

  

本欄作者:伍維烈、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黃漱芳、黃鳳儀和譚錦榮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