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太古樓 之友夥拍中大

期數
3590
刊登日期
2012.12.07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2 月 09 日

(本報訊)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近期出版了《體驗太古樓導賞手冊》及《內外縱橫太古樓——太古樓與薄扶林區歷史研究》(夏其龍神父編;二O一二年八月初版), 紀錄露德聖母堂區設於「太古樓」(現址為薄扶林花園)時期的教徒生活和堂區歷史。


太古樓曾是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印書館和修院員工宿舍,也是公教小學、聖堂等的建築群,一九七七年清拆。

天主教研究中心早前舉辦導賞團,考察建築群舊址和薄扶林社區;亦舉辦圓桌會議,讓曾居於太古樓的教徒、學者和服務該區的明愛同工講述今昔堂區面貌,記述會議內容的《內外縱橫太古樓》指出,原來堂區在薄扶林社區貢獻良多,露德聖母堂前主任司鐸明之剛神父(R. Chevalier)便扶助該區基層人士,包括建立診所。

「太古樓之友」會長周瑪利稱,太古樓居民見證著露德聖母堂的變遷;昔日牧者的傳教經歷,幫助教徒認識堂區在薄扶林區的根基。她說不少新一代露德堂母堂教徒是遷入新建屋苑的居民,認識堂區歷史則有助福傳工作。

她早前對本報說,太古樓與附近居民關係和睦,堂區也服務鄰舍:「聖母軍會探訪居民和教道理,薄扶林村亦因此有人奉了教。」

至今仍參與露德聖母堂的她說,昔日堂區扮演社區中心角色,太古樓及薄扶林村居舍鄰關係親密,今天要面對新的牧養處境。「教區和堂區一直為這個社區做了很多工作。」她說。

《體驗太古樓導賞手冊》講述了這些建築群的故事,部份輯錄如下:


露德聖母堂

巴黎外方傳教會在薄扶林建造納匝肋印書館員工宿舍太古樓,讓天主教員工安居。一九三五年,太古樓居民人數接近三百人,巴黎外方傳教會便在該處興建露德聖母堂。

太古樓的居民都在露德聖母堂領洗、舉行婚禮以及葬禮,見證著太古樓居民踏上不同的人生階段。太古樓居民分別居住在三座兩層高共四十八個單位裡。他們全都是天主教徒,太古樓因此亦有「教友村」之名。

一九五四年,巴黎外方傳教會關閉納匝肋印書館,同年將太古樓的業權轉讓給香港天主教教區。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教區為了籌集更多資金以服務不同堂區,遂於一九七六年將太古樓賣給發展商,同時協助居民搬遷。露德聖母堂拆卸後於七七年遷往華富邨,八二年遷往置富花園,次年新堂祝聖。
 



納匝肋印書館(香港大學大學堂宿舍)

巴黎外方傳教會一八九四年購入德格拉斯堡,將其改建為納匝肋修院及印書館。納匝肋修院讓傳教士能夠在修院內短期靜修,然後回到原有崗位繼續傳教。一九O九年,修院加建了東翼印書館,並增購大量印刷工具擴展印刷工作。

太古樓居民有的負責印刷工作,有的則負責修院木工、維修、燒飯以及清潔等工作。印書館員工月薪大概有一百至二百元,員工退休後,每月亦獲得六十至八十元長俸。

印書館一九五三年結束,香港大學五四年向巴黎外方傳教會購入該幢建築物用作男生宿舍,後來拆除了東翼印書館改為停車場。目前大學堂成為香港法定古跡。
 


伯達尼修院(演藝學院伯大尼校舍)

伯達尼修院為太古樓的居民是處莊嚴的地方,因為那裡居住了很多養病的神職人員。巴黎外方傳教會於一八七五年建成伯達尼修院,每年平均有四十至八十多傳教士居於此。

另外,伯達尼修院附近有一幅墓地去安葬在修院逝世的神職人員,墓旁還有一小處地方,曾經安葬過在日治時期逝世的太古樓居民。以往每年十一月追思亡者節,太古樓居民都會到此掃墓,追思先人及神職人員。當太古樓居民為家人舉行葬禮時,他們會從露德聖母堂出發,將靈柩護送到伯達尼修院,再送到停泊在修院旁邊馬路的靈車上。

傳教會於一九七四年把伯達尼售予香港政府。立法會二OO三年批准香港演藝學院復修伯達尼,以改建作為電影電視學院校舍。二OO九年成為一級歷史建築。
 


薄扶林村

太古樓鄰近薄扶林村,雖然兩個群體信仰不同,薄扶林村村民多信奉民間宗教,但由於兩者生活模式相近,因此相處融洽。薄扶林村有很多商販定期帶著物品到太古樓向居民售賣,這些小販會在第一、第二座之間的冷巷或在露德聖母堂前的空地擺賣。

一八一九年的《新安縣志》已經對薄扶林村的環境有所描述,薄扶林當時稱為「薄鳧林」,「鳧」即是野鴨,相傳「薄鳧林」因野鴨聚居而命名。這條村也是港島區歷史最悠久的原居民住處之一。

二次大戰後,村民人口驟增,香港經濟起飛後,村民卻離村就業,人數因而減少,目前居民不到三千人。與此同時,村民亦保存了一些傳統的節日慶祝活動,例如於每年中秋節舞火龍。(鄧)

 

(資料取自: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