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和平節文告呼籲
(綜合天美社 /梵蒂岡電台 /辛力社訊)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若要真正締造和平,便要致力保護每個階段的生命,以及推動經濟活動為公益服務。
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主席圖爾克森樞機(P. Turkson)十二月十四日介紹教宗為來年一月一日元旦「世界和平節」撰寫的文告,題為「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瑪五9),內容呼籲社會打擊所有傷害人性尊嚴和人權的行為,包括墮胎、極端宗教思想,以及失去規範的資本主義。
文告呼籲締造和平的人去回應當前的迫切問題,如維護婚姻制度和宗教自由,關注失業問題、糧食短缺以及經濟危機。
教宗強調,社會應尊重人從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他說:「誰想要和平,就不應容忍侵害生命的罪行。未有重視人類生命價值而支持墮胎自由的人,也許沒有意識到這種方式所尋求的,是虛假的和平。」
此外,文告提到一男一女結合的婚姻應得到公認和推廣,而「家庭是社會實現和平文化所不可或缺的主體之一」。教宗亦肯定父母在德育和宗教教育上的角色,如此家庭便能夠孕育締造和平的人,讓下一代成為未來生命與愛的文化的推動者。
談到宗教自由遭侵犯的現象,教宗指「在有悠久基督信仰傳統的國家也屢次發生不包容宗教事件,基督信仰尤其蒙受侵害。」他重申宗教自由也是基本人權。
文告亦指出,流血衝突和新的戰爭威脅亦困擾世界,因貧富懸殊惡化和無節制的金融資本主義更有礙和平,造成緊張及對立局面。
對於當前的全球經濟危機,教宗表示幾十年來的經濟主導模式純粹以爭取最大盈利和消費理論去著眼,並從個人主義及自私眼光出發,這些正是危機的源由。
教宗建議以友愛、分享、無償給予和奉獻為基礎的經濟新模式加以取代,並須超越個人利益考慮,「將別人的需求當作自己的需要,讓別人分享自己的財富」。他說:「在經濟領域上,和平締造者便是那些為同事、工人、顧客等建構公平及互惠關係的人。」
教宗亦指出,世界飢餓悲劇遠比金融危機嚴重,他呼籲締造和平者須合作,從地方以至國際層面幫助農民以有尊嚴且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上得取所需。
聯合國世界糧食報告顯示,全球有八億七千萬人被歸類為「長期飢餓」,而每年因飢餓而死亡的人數比因愛滋病、瘧疾與肺結核死亡的總和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