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里輪姦案的啟示

期數
3595
刊登日期
2013.01.11
作者
薩爾達尼亞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1 月 13 日

(天亞社特稿)印度德里輪姦案(案發於剛過去的十二月十六日)的年輕受害人因身為印度女性而付出了最大的代價。

在她葬禮後的數天,人們將會回復日常生活,對婦女施暴的恐怖陰影會從大眾的記憶消逝。我們不久將會聽到另一宗強暴案。

沒錯,我們需要更嚴厲懲罰強姦犯的法律、對女性更多保障,以及加快審訊暴力罪行的兇徒。然而,唯有從根本上改變對婦女的態度,才可以轉變這個持續向女性施暴的循環。

社會的心態把責任歸咎於她們,使暴力受害人所面對的問題變得更複雜。

受害人感到羞恥,覺得因為招惹了別人在自己身體上施暴而要接受審訊。法庭對受害人的提問嚴苛,使她們飽受精神上的強姦。因此,很多受害人寧願啞忍而不提出控訴或自殺。

由於執法機關和司法制度缺乏為暴力受害人履行公義的決心,縱容了男性對女性保持恣意妄為的態度,甚至向她們施暴。

在印度,種姓和階級亦成為將施暴者繩之於法的障礙。

德里的案件觸動了中產階級的心靈,因為受害人是大學生,來自同一階層。

較低種姓和階級的女性遭受強姦、謀殺,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對待,這些情況無日無之,不是沒有被舉報,就是因一種「男人就是這樣」的態度而不了了之。

這些態度通過社會化,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傳授給男孩子。

我們必須停下來問,這些鼓勵向女性施暴的態度的根源是甚麼?

父權制度滲透我們的生活,不管是家庭、社會、商業、宗教還是政治。

我們已形成一種心態,容許男性擁有任意表達性慾的自由,卻對女性的行為和交往加以限制。

女性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合理地維護自己的權力,以及選擇想過的生活。

但是,很多人反對女性有自決的權利。在建議如何停止暴力對待女性的喧鬧聲中,我們聽到的往往是女性不應做的事,但男性不該做的事卻幾乎沒有。

大批同情者和示威者公開譴責德里一案是令人感動的,但同時卻有一些顯赫人物對女性存有根深蒂固的厭惡,對女性作出極度麻木不仁的言論。⋯⋯

德里輪姦案受害人的死亡所引發的憤怒和悲痛,其實是印度國內婦女運動推進改變的標誌性時刻。

大批男性參與示威抗議活動是令人振奮的;但唯有這些男男女女各自回家後,誓言努力改變不尊重女性的心態,真正的改變才能得以落實。

我們必須在印度各個層面教導民眾,以改變女性的地位。教育必須多管齊下,並與學術、社會、政治、宗教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密切配合。

所有政府和私營機構的僱員,包括政客和司法人員,都應參與強制性的性別意識培訓。這些培訓亦應在學校課程之內。

除非女性受到尊重並和男性一樣獲得平等待遇,否則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將繼續在這國家發生。

印度全國連日來出現大規模示威。如果此時此刻不能由我們每個人開始,然後在家裡、在工作場所帶來徹底的改變,那麼,這些示威只會在歷史上淪為一場假慈悲的把戲。我們每個人必須立誓,我們會勇敢地發言,反對針對女性的不同形式侵犯和暴力行為。

 

 作者薩爾達尼亞(V. Saldanha)是亞洲主教團協會
教友辦事處
的榮休秘書長
  文章經刪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