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神學入門》簡介
二OO四年,筆者有幸到美國亞特蘭大參加一個有關性、家庭和婚姻的大會。大會的主要內容是討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身體神學」。參加者來自美國各州,只有我和另一個同伴是亞洲人。從這次會議,可見美國信友熱心研讀和推廣身體神學,並為此製作了不少資源,如網站、書刊、光碟、教材等,實在教我等汗顏。
那麼,到底「身體神學」是甚麼,有何特別之處,使一眾信友趨之若鶩、積極推廣?《身體神學入門》一書的目的就是以簡明生動的方式,向普羅大眾簡述身體神學的重點。作者韋基道(Christopher West)是當年大會的其中一位講者。想不到台下的我日後竟有機會翻譯他的著作。
「身體神學」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一九七九年至八四年期間發表的週三公開接見集會講辭。教宗以聖經為依據,以整全的人觀探討人的身體,指出藉身體所表現的兩性結合與天主的奧秘有何關係。他也論述人在起初、墮落後和來世的面貌,以及人怎樣藉著婚姻和獨身的聖召,體現作為天主肖像的尊嚴,為天國的實現作好準備。
與其說這是「革命性」的作品,不如說是教宗在一個性遭受扭曲、誤解和濫用的時代,重申教會被遺忘和曲解的信仰,以回應現代人的困惑和質詢。可是,「身體神學」採用了不少神哲學用語和概念,也涉及一些釋經內容。缺乏神哲學培訓的信友或會感到晦澀難懂。教宗的傳記作者喬治.韋格(George Weigel)也指出:「若望保祿二世提供的資料博大精深;我們很需要一些輔助文獻,把若望保祿二世的「身體神學」以較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翻譯』出來。」(《希望的見證》)
有見及此,韋基道在世界各地積極講解身體神學,本書就是他的其中一項努力成果。韋基道在書中運用了許多生活化的例子,文筆活潑生動,以淺白的語言表達深奧的神學概念,因此尤其適合青少年閱讀。舉例說,韋基道這樣講解人的「羞恥感」:「女人獨自洗澡時⋯⋯如果有個陌生男人闖進浴室,她會趕緊把身體遮掩起來。為甚麼會這樣?教宗提出,這種『羞恥感』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免淪為性侵犯的對象⋯⋯她遮掩身體不是因為她認為身體是『壞』或『可恥』的,而是想維護自己的尊嚴⋯⋯以這個在人前感到恐懼(羞恥)的經驗為例,『翻轉過來』,我們就會明白亞當與厄娃赤身露體而不感羞恥的經驗。當時肉慾(只求滿足自己的性慾)尚未進入人心。因此,我們的原祖父母對彼此的臨在完全沒有防衛意識,對方的目光不會對自己的尊嚴構成任何威脅⋯⋯他們看見天主愛的計劃銘刻在他們赤裸的身體上。」
韋基道說:「應謹記若望保祿二世身體神學的推廣工作是個未知的領域。如要尋找合適的用語、圖像和故事以作解說,是個艱難的工作,現在尚未完成。」(「引言」,《身體神學入門》)在香港,只有少數天主教徒聽聞過身體神學。本書不僅能幫助更多華語信徒認識前任教宗的偉大作品,了解何謂真正的「性解放」、「性自由」,更有助我們藉推廣身體神學參與教宗提倡的「新福傳」,在這個「整個受洗者團體失落活潑的信仰意識,甚至不再認為自己是教會的成員,並度著遠離基督及其福音的生活」的時代(《救主的使命》86),重新宣講基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