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年與基督徒合一

期數
3596
刊登日期
2013.01.18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1 月 20 日

信德年的其一要旨是紀念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召開五十周年。梵二會議是近代天主教會的里程碑,它也為教會的合一運動(或稱大公運動)帶來了莫大動力,其中的《大公主義法令》也勾劃出推動合一工作的途徑。

普世教會把每年的一月十八至二十五日定為基督徒合一祈禱週。讓我們在這合一祈禱週聯合祈禱,因為那是「獲得合一的聖寵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且也是公教信友與分離的弟兄仍然聯合一起的真誠表現。『因為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在那裡我就在他們中間』(瑪十八20)」(《大公主義法令》8

在普世教會層面,縱然合一運動取得一定的進展(如天主教會與信義宗就成義課題簽署聯合聲明;與聖公宗就教會權力、聖母等課題展開對話),但對比梵二剛結束時那股波瀾壯闊的衝擊,近年的步伐或許會令部份人失望。

宗座基督徒合一委員會主席科克樞機(K. Koch)曾對此作出生動的比喻:梵二會議是大公運動這航機啟程的時刻,五十年來航機已進入航道,較平隱的旅程容易讓乘客以為航機沒有前進。他說,這時其實是探看窗外合一景觀的好時機。

信德年強調基督徒的皈依和加強愛德;而要落實合一運動,一如《大公主義法令》(5-9段)所言,是教會的更新、是內心的皈依、是一起祈禱,也是互相認識,可見信德年與基督徒合一關係密切。

教宗本篤十六世去年十一月接見宗座基督徒合一委員會成員時,便重申基督徒合一與新福傳息息相關,又指合一工作不能忽視當代社會中靈性貧乏和世俗化的信仰危機。

本年合一祈禱週的資料由印度基督徒學生運動撰寫,內裡談及印度社會「低種姓」社群(Dalit)的艱苦處境;不幸地,印度社會早前也發生了女青年在巴士遇性暴力而喪生案。孟買格拉西亞斯樞機(O. Gracias)便把一月二十七日定為「團結互助日」,以提升社會對人的尊重,把造物主重置於生活中心,這是回應靈性貧乏之途。

那麼,身處香港的我們也要問自己,可有回應本地社會的靈性貧乏和世俗化問題?香港天主教會去年先後發表兩份文件,談論人和社會發展,在住屋、民生、家庭以至普選問題上有所論述。天主教會亦時有與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一起回應民生、教育和政制等議題。基督徒關心的,是如何「履行正義,愛好慈善,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米六8

要在社會上一起見證福音,便須要毅力和清晰的目標,但更根本的是源自祈禱的熱忱。在本週彌撒中,讓我們同為合一的意向祈禱,把五十年前的大公願景在香港延續下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