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檔案處開辦課程

期數
3597
刊登日期
2013.01.25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1 月 27 日

(本報訊)教區檔案處為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修女舉辦檔案課程,分享保存教會檔案心得。該會修女及檔案管理人員指出,慈善團體的歷史文憲能幫助傳承團體的使命。

檔案處於剛過去的十二月七至九日舉辦檔案課程,七日安排逾二十位來自香港和亞洲各地的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修女及教徒參觀東華三院、保良局及香港賽馬會的博物館,由教區檔案主任夏其龍神父帶領。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堅道會院設立「澤仁」紀念館,透過文物和圖片分享修會在港各個年代的工作,展品包括修會一八六O年代來港初期檔案的複印本,以及各個年代會衣、當局嘉許修女服務社會的勳章等;紀念館接待已預約的團體及學校參觀。

參加者、協助修會處理檔案的詹秀璉修女十二月七日對本報說,檔案和文物見證了修會在教育和愛德等工作上服務弱小的使命。

詹修女說,一位前輩修女於一九六O、七O年代起整理修會檔案,學習教區檔案處的方式分門別類,當中包括修女與意大利總院往來的信件和內部傳閱文件,目前保存在特定房間內。

她說有關屬校學生和修女服務棄嬰的資料,反映先賢一直回應社會需要:「昔日香港社會婦女地位較低,修會收留女棄嬰,透過學校教她們讀書自立或學習手藝,目前的屬校便以此演變出來。」她說文憲亦見證修會對教區和社會的貢獻。

來自印度和新加坡等地的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亦特地來港參與課程。馬來西亞的周莉娜修女強調,保存歷史文憲相當重要,「讓下一代知道以前回應時代需要的經驗」,她說:「不知道以前的事,就不能傳承文化和使命,塑造現在的生命。」

周修女十二月七日對本報說,當地修會團體雖未設立檔案室,但有保存文物和檔案,香港的經驗能幫助區內教會團體就保存檔案的工作安排人手和資源。

十二月七日的導賞活動中,東華三院文物館助理主任袁國是(大圖左)說,妥善保存文憲有利延續慈善工作的使命。東華醫院成立於一八七O年,一九三一年與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合併為東華三院。

袁國是稱,民間慈善團體參與建設早期香港,東華三院文物館的醫院和教育等文物能見證成員服務本地華人的工作,自十九世紀起東華也賑濟中國內地嚴重天災。

東華設檔案室保存文憲,她指相關工作需要「與時間競賽」,把握時間修復百多年歷史的檔案及把它們「電子化」。她說東華三院組織義工會把檔案陸續電子化,有助永久保存。

保良局歷史博物館助理館長呂素君指出,檔案文物見證慈善團體工作隨社會環境需要而更新。她說昔日成員為社會「保赤安良」,協助政府保護被拐婦女幼童,同時亦扶助孤兒;今天則服務家庭無法照顧或遇到不同困難的兒童,目前只有一小部份受服務者為孤兒。

另一方面,檔案處十二月八日舉辦講座分享檔案處理方法,九日為示範工作坊。教區檔案處本身收藏香港天主教一八四一年開教以來的檔案,網站亦提供檔案目錄及部份文憲的電子資料。(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