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聲音是教會的聲音

期數
3598
刊登日期
2013.02.01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2 月 03 日

在今天的政治世界,「爭取民心」也許已經變得有點兒老生常談,但是,為菲律賓這個亞洲唯一天主教徒佔多的國家來說,用這個說法來形容教會長達一年的抗爭並不為過。當地教會在挑戰總統阿基諾(Noynoy Aquino)所提出的《盡責父母與生育健康法案》的抗爭中落敗。

雖然多個天主教機構已經向馬尼拉最高法院提出呈請,認為該法案違憲,但去年十二月中,國會兩院以壓倒的票數通過法案,這意味著教會在這場政治決戰中失敗。

菲律賓主教團曾經借助大型街頭示威活動反對該法案,他們表示該法案助長墮胎,且損害家庭生活在社會中的穩定作用。

不少評論集中在投票結果如何反映教會在菲律賓政治上失去了傳統的控制力量,但真正的問題或許是,到底政治舞台是否教會爭取民心的合適地方。

一些頭腦比較冷靜的評論員指出,由中產控制的菲律賓教會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教會在國內龐大的下層社會當中做得不夠,在牧靈關顧、教育和教理講授等基本使命方面亦有不足。

這些話聽起來苛刻,但是想法的轉變應是要通過經驗,而非只標榜排山倒海的政治口號及一大堆抽象理念,儘管這些理念在學術上理據多麼充分。

教會在反對避孕和墮胎合法化的政治抗爭中,差不多在全球所有國家均告失敗。

美國天主教徒政治人物與一些主教,經常就墮胎合法化議題的公開立場針鋒相對;更有部分政治人物認為,在多元化社會中,國會兩院並非發表反對聲音的地方。他們表示法例只會隨著人心態的轉變而改變,而不會在一個講求票數的國會中發生。

美國在墮胎合法化數十年之後,有意見調查顯示,要求加強限制墮胎的受訪者激增;在過去數月,通過墮胎限制法例的州份顯著增加。

天主教慈善組織「哥倫布騎士會」的安德遜(Karl Anderson)今年初就一項調查的結果表示:「美國人在見證了墮胎的影響四十年之後,對其在政治或道德上所造成的結果感到不安。」該項調查顯示,有六成受訪者現時認為墮胎在道德上是錯誤的,而超過八成三的受訪者認為應當嚴加限制墮胎。

菲律賓教會就家庭生活和婚姻的倡議也許包含崇高而不容爭議的價值觀,但大部分人能否經驗這些價值,值得商榷。

教會從菲律賓和美國的經驗中所汲取的教訓也許就是,福音信息的力量應在人們日常生活體驗中實現出來,而非於政治舞台。

天主子民發自生活體驗的聲音,才是社會中有力的聲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