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網站洩露學生資料
(本報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早前公布審查報告,共十多間學校在校網上洩露了學生及家長的個人資料;有從事資訊科技人士建議,學校每年進行資訊科技審計,有助保障電腦網絡的保安。
教育局一月十八日向全港學校發信,促請學校進行定期審查、評估學校在網站洩露個人資料的風險,並提醒學校檢視現行收集個人資料的政策及程序,以保障私隱。
其中一間牽涉入內的學校喇沙書院一月十六日發聲明,向家長及公眾解釋事件。事緣二〇〇六年,當時校方在畢業禮前聯絡畢業生提供座位編號,不慎地將部分學生姓名及電郵放在名單上。事後校方即時聯絡有關舊生,以及追查有沒有其他外洩情況,校方對此表示歉意。私隱專員公署收到校方解釋後表示不用再跟進。
喇沙書院副校長鄧仲翩一月二十四日表示,事發後校方即時通知師生及家長有關學校的處理方法。她指出,學校每年均有透過信件及電郵向師生灌輸有關私隱的信息,提醒大家使用網絡時要注意的事項。
另一間涉事學校聖若瑟書院,八年前該校有學會自設網站並邀請學生報名參加活動,事後部分學生資料未被刪除。該校課外活動主任陳宇琛同日指出,當時對保護個人資料的敏感度不足,現時校方已安排兩名資訊科技的技術員定時作網上監察,防止資料外洩。
陳宇琛表示,校方會在網絡提供使用指引,提醒學生保護個人私隱,如規定學會網頁不可將會員資料上載。
明愛資訊科技創建中心主管楊添燦指出,要防止洩露個人資料,應使用具保安系統的硬件;學生的個人資料放入獨立的數據庫;每年進行資訊科技審計及諮詢等。
本身是教區學校校董會資訊科技組主席的楊添燦說:「學校應設立完善的網絡指引及政策,定時更改保安密碼等。」他認為學生也有責任保護個人私隱,坊間一些交友平台及分享相片的手機應用程式(App),學生下載前要細看附帶條款,「現時隨手也可下載有趣的應用程式,但使用者屬被動,一旦程式出現漏洞,個人資料便有機會外洩而不自知。」
教區學校聯會「科技教育委員會」顧問蔡高亮校長同日表示,是次教育局因應事件發信給學校,提供適切的學校網站管理指引,有助提醒學校妥善處理網絡保安的措施。
蔡高亮建議,學校在教育層面上,可安排正規課堂或其他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正視個人私隱的重要。
李志源:防假網站套取個人資料
此外,近期不少教徒收到冒充教會人士的電郵,指發電郵者在外地遇上困難,要求收件人匯款應急;實情是不法分子入侵了當事人的電郵,企圖騙取金錢。
李志源神父是近期的受害者之一。他早前登入偽冒的電郵網站時遭騙取密碼,不法份子便以他的電郵帳戶冒充他發求助郵件。他一月三十日對本報說,當局應加強有關機制打擊網上騙案,教徒亦當留意相關郵件或偽冒網站,防止不當行為。
李神父指相關行騙電郵騷擾教徒,他說教徒都很關心修道人,惟收到電郵時毋須擔心或即時求證,「若真的出問題,教區或修會會處理」。(高/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