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釋天主教訓導:同性戀(二)

期數
3599
刊登日期
2013.02.08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2 月 10 日

同性吸引:基礎

儘管某種形式的同性性行為已存在數千年,但在科學界,對於同性吸引是否源於人體或世界的一些「自然的」事物,抑或是否源於父母及家庭養育孩子的方法,則引起激烈的爭論。

根據最近一項可靠的研究指出,在美國(以及可能在英國)有相當數目的人某程度上受同性吸引。根據筆者最可信任的統計數字(筆者承認已嘗試把錯誤限於少計這一邊),大約有三百萬美國人對自己性別具有顯著的性和浪漫的吸引。這數字來自美國政府最近進行的全國健康及社會生活調查。這項調查發現,百份之二點八的男性人口和百份之一點七的女性人口確認自己經驗某程度上的同性吸引,不管是否界定自己為「男同性戀者」或「女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

至於全世界有多少人忍受某程度同性戀,由於受到不同的問題困擾,難以達成取得可靠的統計數字的任務。

至於需要多少同性才列入統計表「同性吸引」一欄,是沒有統一定義的。一次邂逅(無論是如何定義)已足夠嗎?短暫的迷戀或幻想又如何?

在第一世界,有關的題目是相當政治的,因為同性戀活躍份子已公佈,估計百份之十的人口經驗主流同性戀,但學術圈子普遍對這數字表示懷疑。

在發展中國家,問題也是政治的,因為同性戀遭受嚴重污衊,所以預料只有很少數人報稱經驗同性吸引。例如,在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政府最近才承認同性戀的存在。

在英國,國家社會研究機構最近進行的調查顯示,在一萬一千名接受調查的人士當中,有百份之二點六曾在過去五年來與同性性伴侶有過生殖器的接觸。對於如此大的題目而言,這調查是相當小的抽樣調查,而有關的數字大致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數據相似。

根據純粹生物學及心理學而進行的調查,已為同性吸引,以及同性吸引能否藉心理及精神輔導等方法而減少提供了若干理論。現在有關同性吸引的研究都集中於男同性戀現象,集中研究女同性戀的成因則屬罕見。

一般說來,同性吸引(再次是以男性為主)起因的研究已分為兩大學派。首先,通常在純生物學領域(例如遺傳學)內進行的研究,力求證實同性吸引具有純生物學原因。這一學派通常稱為「先天」派,因為他們相信同性吸引源自某些純自然生物學原因。這派的理論大體上經常受到社會上的保守組織和其他調查員批評,因為他們的工作得到傳媒廣泛報導,又因為迄今為止,仍缺乏足夠的重複實驗來滿足科學研究的一般標準。

另一學派解釋同性吸引的起因基於關係,尤其是某些主要關係,例如與近親和/或朋輩之間關係的失敗。這一學派,即「後天」派,認為同性吸引可能源於兒童的培養或童年的重大經驗。自一九七零年代以來,這個假設一直受到批評,因為責備的隱含因素是針對父母或其他親戚,而責備是從不受歡迎的。

「後天」派是最忠實地致力於那些受同性吸引卻願意減低同性戀程度的男女,所以,這派遇到活躍份子惡意反對,因為他們堅定地反對可以透過輔導或治療方法來減少同性吸引的主張。(待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