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淡泊自甘

期數
3600
刊登日期
2013.02.15
作者
黃鳳儀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2 月 17 日

新春期間,基督徒最愛聽的祝願是甚麼?同樣是「恭喜發財」嗎?可不可以是「恭喜不發財」呢?

香港物資豐富,到甚麼程度?記起十多年前,有從印度來的修女,初到貴境,竟給我們擁有的物資嚇壞了,引致不安和惱怒。她忿然說:這個世界真的不公平!

物資本無罪,就看能否善用,抱著甚麼態度來使用,以及能否從中悟徹生的意義。古來聖賢早已看透人與物的關係,深懂「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易己」的道理,只因「巢林棲一枝」。不過物質的慾望總是埋在心底的,忘記了「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盲目追求物質,套用今天的術語說,實在是「將錢買憔悴」。

不要憔悴,講究的是一顆虛靜之心,在各方面活得簡約。

節儉,並不表示甚麼也不用,更非把省下來的囤積。個人定下的準則是:「律己以嚴,待人以寬」,就是自奉菲薄而待人寬厚,不把東西亂放在自己身上,而是盡量與人分享,務求在使用財物時進退有節,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新年,會從長上手中收到利是,收到後一定會轉送,首先想到的對象必定是小朋友和掃街的伯伯。但這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慣例,最近有幸獲悉的事例才真叫人感動。一位神學畢業同學毅然把自己的職位拿出來與另一位弟兄共享,也即是說,把自己的薪酬一分為二,每月收入減半。所說的是「每月」,而非一兩個月,背後一定有能活得簡約的願力。

四旬期,多了機會反省基督的死而復活。基督掏空自己,把自己完全交付,為的是讓我們有所得著。「天主曾使那不認識罪的,替我們成了罪,好叫我們在他內成為天主的正義」(格後五21)。保祿是基督的忠實跟隨者。他為了福傳而堅拒團體奉上的酬資(參格後十一712),選擇了自力更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參得前二9),並鼓勵團體慷慨大方,為有需要的弟兄勉力捐輸(參格後八至九章)。亞西西的方濟也從基督身上學會了安貧,在生命中罄其所有,為能遠離一切欲念而依存天主。

上了年紀,原來活得簡約並不容易,可能是安全感的問題,會有囤積的傾向,且託言是惜物、不浪費等。其實生命到了末段,甚麼也不需要了,要準備的功夫,屬另一層次,難道還「拉著車仔上天堂」不成?不囤積、心無二用,才能輕身上路,可知「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