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太子讀書及考試
不知何時開始,身旁的朋友或同事,對孩子學業緊張的程度,比他們本身更甚。平日的功課溫習檢查,少不了父母的協助;到考試季節,父母的角色更顯得重要,必須在子女旁督促及監視,才算盡了自己的責任。回想以前自己讀書時,從來也是自動自覺地溫習及把家課完成,父母從沒過問。向那些父母詢問,為何要那麼緊張時,他們總是語重心長地說:「你的孩子還小,到她升到小學時,你自然會明白的!」
現在的我當然未明暸,但心裡總覺得朋友的做法有點問題。難道升到中學,甚或大學時,還要父母在旁?況且,家長下班後,已沒了半條人命,不可輕鬆輕鬆休息,還要「加班」,豈不是加速衰老及減壽嗎?難怪有些年輕朋友,結婚後也不考慮生孩子了!對家長來說,有沒有更好的出路?
給子女一個幸福的童年
在《A+父母:成就快樂孩子入牛津》一書內,筆者李微微和陳文超也觀察到,現在小學生家長,都有陪太子讀書的趨勢。原因可能是為了子女可爭奪驕人成績,或是為了子女免沉紅江中;是為了減輕子女的考試壓力,或是彰顯自己對子女的無限呵護。因此,父母多在考試前,安排好工作;此舉,苦了自己,累了同事!
筆者認為,在子女考試時刻,父母理應與平常作息無異。前提是,家長早有一套令子女能自動自覺、打好基礎的求學方法!這樣,子女不但沒有太大壓力,也樂得安享因考試上課時堂數少了,和功課少了帶來的樂趣!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培育子女成才,並不需要跟隨風氣,隨波逐流。
最有效的育兒方法是順應自然,反璞歸真,給子女一個幸福的童年,讓子女在愉快的生活中,汲取應有的知識及學問。並培育子女的自主動力,向既定目標邁進!筆者的經驗實足以證明,子女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也可輕鬆入讀世界名牌大學。
問題是:父母是否願意,在不須特別為子女的學習費神勞心,能給與孩子高度的自由,尊重子女的意願,讓他們在無拘束下,追求自己的理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