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奇洛李維斯給電影的情書

期數
3602
刊登日期
2013.03.01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3 月 03 日

小時候,我很期待父母帶我到電影院欣賞電影,舊式的電影院,都是自己常常渴望去的地方,最開心的當然是一邊拿著汽水和爆谷,一邊望著戲院內大型的放映銀幕,是空閒時的一大享受。大型的屏幕,讓觀眾看到畫面的瑕疵,這是以菲林拍攝的電影之特色,這種特色讓我們感到那份真實感,顏色很美,感覺很近。

今天,當我們乘搭交通工具時,會見到周圍都有不少人戴著耳筒,俯首看著自己的智能手機,觀看正在播放著的電影,屏幕是小小的,除了對白和音樂外,看的主要是故事情節,其他的背景和美術效果應該不容易仔細地欣賞,而且,車程時間十分有限,有時一齣電影,會分開不同時間逐段觀賞。隨著今天智能手機和平版電腦愈趨流行,大家觀賞電影的模式也改變了。對於真正的電影愛好者來說,以電話或電腦看電影,絕對不能取代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感覺,還會浪費導演在創作上的無限心思和細節。

隨著科技的進步,近二十年的電影拍攝已加入了數碼技術,大大取代了從前以菲林拍攝的方法。因為數碼技術成熟,今時今日的電影製作空間,比從前的更大,很多從前無法做到的效果,可以在今天的電影裡出現。有些人認為這種拍攝模式,也配合了今天很多人在電子儀器觀賞電影的習慣,但是,仍有不少電影愛好者繼續支持菲林拍攝。

《奇洛李維斯給電影的情書》(Side By Side)是一齣很有意思的紀錄片,這片講述了傳統電影的菲林拍攝方法過程和新一代的數碼拍攝細節,以及深入討論菲林電影和數碼電影的「戰爭」,不同的電影愛好者持有不同的意見。片中奇洛李維斯(Keanu Reeves)不再是演員的角色,而是一位監製、訪問者和旁述員,跟多名世界著名的導演討論在菲林和數碼電影間的選擇,這些導演包括占士金馬倫、馬田史高西斯、佐治魯卡斯、基斯杜化路蘭、大衞芬查等,其中有些接受了時代的轉變,有些則不願見到菲林拍攝被科技悄悄地淘汰。片中也提及,二〇〇九年奪得奧斯卡頒獎禮最佳拍攝獎的《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是首部全數碼拍攝的得獎電影,這深深地意味著電影拍攝已明顯地步入了另一時代。

看完這齣記錄片後,不如嘗試尋回從前一些全菲林拍攝的電影來看看,感受一下菲林拍攝帶來的感覺,再比較一下今天的數碼電影,你可能會開始重新愛上菲林電影。假如你喜歡繼續在智能手機或平版電腦看電影,怎樣的拍攝方法可能沒有大分別;但喜歡走進電影院的人,應該會明白菲林電影的美學價值和可貴之處。

菲林電影和數碼電影的故事,讓我們意識到科技逐步進入我們的生活,很多事情都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當傳統的逐漸被取代時,我們需要留意是否有些珍貴的細節值得保存,是否有些東西值得珍惜。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