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朝聖後感

期數
3602
刊登日期
2013.03.01
作者
阿寶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3 月 03 日

不經不覺,從以色列朝聖回港已有多個多月了,我因工作忙碌,故一直沒時間寫下朝聖後的感想,自覺對天主有點兒虧欠;最近,卻因眼疾而要動小手術,難得有數天病假,正好讓我盡情緬懷朝聖時的點點滴滴。原來這場小病,是天主賞給我的另類禮物。

自一九九六年在羅馬的聖梯小堂經歷了一次跟耶穌真實的相遇後,我便對祂深信不疑了。以色列遍佈耶穌的足跡,自然成為我渴望尋根的朝聖地。

去年八月,我和團友們一行四十五人,在十五天的旅程中走訪了耶穌出生、成長、傳道、受難,以及復活的大小城鎮;從不同的遺址上,我們都能體驗祂的臨在。

一天,我們前往革責瑪尼山園祈禱大殿參觀。當我走進大殿的祭台前,才知道那兒放着耶穌在受難前夕跪下來祈禱的聖石。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它並沒有給任何圍欄封鎖,我可以像耶穌一樣,跪下來親手觸摸它,一面祈禱,一面跟耶穌進行超時空的接觸,感受祂當時恐懼和傷痛的心情,藉此答謝祂的救贖,並祈求天主賜予我非凡的勇氣,以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之後,我們便圍繞着這塊聖石舉行感恩祭。當我領受聖體聖血時,再度覺得自己在跟耶穌共進晚餐,那是多麼的美麗、多麼的動人!

在各個遺址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雞鳴堂」。它本是大司祭的居所,耶穌被逮捕後便給士兵們帶到這裏,而伯多祿亦在此三次不認主。

到達這座聖堂後,導師李子忠先生便帶我們前往聖堂樓下的密室參觀。那時候,我跟着前面的團友沿着樓梯往下走,心中以為是去看看某人的墓穴,怎料當我進入這個密室後,才知道密室是跟耶穌有關的。

這個密室面積不大,李先生待團友齊集後,便對大家說:「這兒本是大司祭家中的一個地下蓄水池,後來成為了監獄。耶穌被士兵們從水池頂部的小洞口吊下來,祂就在這個完全黑暗的地方,孤寂地度過了漫長的一夜。」這番話令我感到很難過,也刺痛了我的心。試想想,耶穌在那時候的心情會是怎樣?門徒四散,祂獨自在監獄裏等待死亡的來臨,就連伯多祿也背叛祂。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踏進耶穌的「囚室」,當我聽完李先生的話後,便在這兒默想自己是前來探望耶穌的朋友,我是來為祂分憂的。可是,我真的有資格嗎?坦白說,我也是一個經常傷害耶穌的罪人,驕傲嫉妒、自以為是、懶惰怠慢……這些數之不盡的罪過每天都可在我身上找到,我……確實傷透了耶穌的心。祂的痛、祂的死,絕對跟我扯上關係。伯多祿在雞鳴時能立刻痛悔反省,而我又如何呢?我竟然還厚着面皮說自己要在囚室裏安慰耶穌,真是荒謬!

然而,仁慈的天主沒跟我算帳,更沒嫌棄我的膚淺;卻在這次旅程中,在我這個不折不扣的罪人身上施行了一個奇跡。

八月十二日下午,我們在前往斐理伯凱撒勒雅的途中,經過約旦河的上游。李先生吩咐司機把車子停在路旁,好讓我們前去河邊取聖水。那時候,大家都興奮極了,猶如天真的孩童,恨不得立即下車跑去河邊戲水呢!在路途上,我拿着兩個空瓶子,雀躍地望着前面的約旦河。突然,我看見自己那雙佈滿濕疹的手背,便自言自語地說:「我雙手這回有救了!」走到河邊,我把瓶子注滿了聖水,然後跟其他團友一起戲水,大家樂也融融。

說來奇怪,自那天開始,我手背上的濕疹消失了。在這幾個多月以來,我無須在手背上塗藥膏,它們已經不藥而愈。我清楚地知道,這是天主給我的寬恕和恩寵。我……我是誰?我只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罪人,但天主仍然深愛着我。

這次朝聖之旅,天主治愈了我的病患、治愈了我高傲的心靈,而「雞鳴」二字正好提醒我要時刻警覺,反思己過。今後,我要加倍努力,學習伯多祿痛改前非,做個榮主愛人的基督信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