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與甘蜜】罪惡循環的圈套
忙碌的日程中,我常問自己,我真正能解決多少難題?或許我認為有所建樹,在別人眼中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是非成敗只有天主知道。我想我應祈求勇毅的力量,做好我應做的事;保持心靈的平靜,面對我無力改變的環境;懂得辨別甚麼是我應做的、甚麼是我無法做的事。有這麼多的祈求,誰還敢與天主計較,祈禱、獻祭佔去了多少時間?謹守遵行又豈只是為了滿全法律的規定?正如《斐理伯書》中所說的:「我將一切都看作損失,因為我只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為了祂,我自願損失一切,拿一切當廢物,為賺得基督,為結合於祂,並非藉我因守法律獲得的正義,而是藉由於信仰基督獲得的正義,即出於天主而本於信德的正義。」(三8—9)
人的許多煩惱,往往是由於人只從歷史看將來,只從人的角度猜想天主的計劃。以色列流徙充軍時,他們咬牙切齒期待的,就是讓舊日從埃及為奴之家,逃出生天的驚人事跡,再在他們當中發生一次;讓他們重建已坍塌的王國,讓奴役他們的外邦人臣服在他們腳前。豈知天主要行的奇跡,遠比他們能想像的更廣、闊、高、深。天主要使他們成為一個包括天下萬民的新民族,他們要擁有的新天新地,將無遠弗屆,直到永恆。「你們不必追念古代的事,也不必回憶過去的事!看哪! 我要行一件新事,如今即要發生,你們不知道嗎?看哪!我要在荒野中開闢道路,在沙漠裏開掘河流。」(依四十三18—19)
舊日電影中的情節:受傷害的媳婦,每日忍氣吞聲、咬牙切齒等著出頭天,終於惡家姑死了,也可惜惡家姑死了,她的一腔怒火無處宣洩,一股腦兒都投放到她自己的媳婦身上。孤立無援,致使她想要抓著一點甚麼才能稍感安心;既抓不著,那種挫敗之情使她產生怨毒;怨毒使她疏離了任何可得到的救助和希望,陷入了更深沉的孤立無援中。故事雖陳舊,不同的情節,其實仍每天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但願我們能勇毅地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鎖鍊,掙脫無形的桎梏,還自己天主子女的自由。
今天福音中記述的罪婦的故事,指出我們眾人,其實都是罪人,都需要悔改。不管誰,若真誠檢查自己的良心,肯定在心靈深處,都是寂寞的人、缺乏安全感、不能自主地把自己所受的傷害,用行動、言語表達出來,轉嫁予別人。「耶穌卻彎下身去,用指頭在地上畫字。」(若八6)我不相信主畫的字,是為寫出每人隱藏的過失。相反,祂彎下身,在地上畫字,是不想看著那無地自容、孤立無援的婦人,不願奪去一個罪人僅存的一點尊嚴。面對不斷催迫的硬心人,耶穌邀請他們反省:「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罷!」(八7)「他們一聽這話,就從年老的開始到年幼的,一個一個地都溜走了,只留下耶穌一人和站在那裡的婦人。」(八9)應悔改的沒有悔改,無罪的主,卻夥伴著罪人,與罪人站在同一位置上。與上主日的福音,幾乎同一的情節: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叛逆的回到了家,在家的卻留在門外。
沒有人可以自誇,一切都出於主的仁慈。在亞巴郎的事件中,連立盟誓的保證,也是天主提供的。主邀請我們反省和悔改,實在是邀請我們為自己、為我們的團體、為我們的信仰承擔責任,正如祂為我們罪人承擔了罪責一樣。天主就在那燃燒的荊棘中,帶領人的歷史,不斷地為人創造機會、行新事。當您被拒、被傷害時,您願意繼續沉淪於惡性循環的圈套中,還是體驗十字架的奧秘?您願注視天主的仁慈,還是人性的醜惡?您對人的寬容,能否超越對人的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