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行】恰當的溝通
期數
3606
刊登日期
2013.03.29
作者
李健康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3 月 31 日
今天是復活主日,保祿宗徒勉勵我們「既然與基督一同復活了,就該追求天上的事」(哥三1)。天國的來臨,是上主的恩賜,也有賴我們在世的努力。教會內有不同性格的人,思考和處事都各有風格,合作起來殊不容易;今日福音「空墳」的描述,可說是很好的寫照。
瑪利亞瑪達肋納看見石頭已從墓門挪開,便理所當然地認為「有人從墳墓中把主搬走了」(若二十2),她給門徒傳遞了一個重要的訊息,也是向他們求救,希望得到團體的協助,找回耶穌。兩個門徒以行動來回應她的話,他們迅速趕到現場,客觀地審視環境,研究殮布和汗巾的擺放,然後在心中盤算。看來他們想起耶穌曾三次預言他的死亡和復活,所以並不認同瑪利亞的看法,但暫時卻找不到證據支持心中所信,所以沒有宣諸於口,他們保持沉默也不無道理。
今日的讀經沒有提到事件的結束:「然後兩個門徒又回到家裡去了。瑪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邊痛哭」(若二十10—11)。看來是缺少了恰當的溝通,令教會雖然是福源,但也會令人受傷。
復活主日也提醒我們有福傳的責任,過去幾年,因為要修讀天主教聖經學院的課程,我放下慕道班的職務;但總覺得學成之後,會重投教授要理的行列,將在學院所學的,帶到慕道班以充實其內容。我快將畢業了,毫無疑問,經過幾年有系統的學習,我對聖經各書卷都加深了認識。不過,我亦同時明白,將學院所學的搬到慕道班,並不恰當。試看伯多祿是耶穌「在猶太人地域和耶路撒冷所行一切的見證人」(宗十39),「在他從死者中復活後,與他同食同飲的人」(宗十41)。他與耶穌的交往,使他成為一個可靠的傳道員。如此看來,一個稱職的傳道員,固然該認識耶穌的行實,並善於傳授;但更重要的是有「與主同行」的信仰經驗,好作個有感染力的導航者。慕道者需要的是信仰的啟導,過於學術性的聖言研習,並不恰當。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