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新教宗名號的時代意義
新教宗選舉出奇快速地有了結果,全程只需兩天五輪投票。當選的阿根廷樞機貝爾戈利奧取名方濟。
新教宗取名通常都與他自覺到的挑戰有關,這是他與某聖人感性情緣之外的理性因素。方濟一名立刻給我心靈上莫名的震撼,因為方濟對今日教會所處的險境太有啟發性,同時也使人看出一線希望,莫非天主終於顯露他的大能、重修教會?
方濟生平有兩件事跟重修教會有關。他在皈依之初,有天在家鄉破舊的聖達勉小堂祈禱,凝視十字架時,聽到從架上有聲音說:「方濟,你去修理我的屋宇吧!這屋宇一如你所看到的,整個坍塌了。」方濟於是開始一磚一瓦的修補聖達勉堂。原來耶穌對他說的另有含義,就是重修教會。
第二件事是方濟與弟子們求見教宗依諾森三世,要求教宗批准他的生活方式。教宗聽完了方濟的陳情,想起了前幾天所發的一個夢,夢見拉特朗聖殿正在坍塌,但有一個方濟模樣的人承托著聖殿。教宗意會到方濟就是天主派來的人,扶持著快倒下的教會,遂批准了他的生活方式。
稍有注意近五十年教會處境的人,都知道前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已看出教會需要改革,讓新鮮空氣進來。梵二的改革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現實的另一面卻相當殘酷,梵二後神父及教友似像出谷般離開教會。今天在歐洲仍進堂參與主日禮儀的人已跌至百分之五左右,大量聖堂已因缺乏神父而形同虛置。在教友眾多的南美洲,歷年一批又一批教友正轉到其他宗派、尤其是基要派或福音派,至於近年的性醜聞,以及世俗傳媒對教會的攻擊更不必說了。無可否認,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對人類歷史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本篤十六亦讓人重拾教會豐富的傳統。他們都是梵二後教會重建的重要領導人,今教宗方濟秉承了同一遺志,相信他深感重建教會使命的艱鉅,遂想到聖方濟。對於這位中世紀的聖人,為今天世界的需要仍有重要的啟發性,當年回教國家仍屠殺基督徒,方濟已率先見蘇丹王,並派遣弟兄居住在回教徒當中,首批弟子付出了殉道的代價,然聖方濟仍堅持打發弟子去。最終中東的回教勢力與方濟的弟子建立了信任,允許方濟會士管理聖地的重要朝聖所。
在今天世界,伊斯蘭是一股最具影響力的勢力之一,但願這些國家與普世政權及宗教能停止敵對,最低限度和平相處。至於在基督新教中,方濟亦是一位受尊重的人物。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展開與基督教及東正教和平之旅時,就特往亞西西朝聖,把合一大業獻給聖方濟的轉求,並且開始了不定期的亞西西祈禱日,邀請東正教及新教的牧者們一齊祈禱。
今日教會在世界上的使命,與方濟的時代甚為相似,特別是關顧貧窮的人、節儉的作風、與敵對者成為朋友、各宗教共融,和革新教會等。當然,教會所急需的重建不可能僅依靠方濟的精神,而是整個教會的努力。新教宗既是耶穌會士,學術、系統、方法、效率等優點自然在他的血脈中,正如他所要求的,我們需為他祈禱,同時整個教會亦需在他的領導下,各人貢獻出自己的神恩,參與復興教會的工作,並與普世懷有善意的人合作,建立世界和平,宗教共融,復興福音精神,恢復貧窮和弱小者的尊嚴,好延續梵二以來幾位教宗們的心願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