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自在】青年真的有住屋選擇嗎?

期數
3606
刊登日期
2013.03.29
作者
梁瑋晴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3 月 31 日

猶記得林鄭月娥在新春時祝願:拍拖的市民盡早結婚生子,為香港下一代出一分力。這令人想起二OO年有大學生對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抱怨:「我女朋友說買不到樓就不願嫁!」當時鄭汝樺反問結婚是不是一定要買樓。這位大學生的抱怨,正反映了不少青年人的住屋需求。

在今天香港,買樓置業對很多青年來說是不可能的夢:以現時樓價,上車盤也要近三百萬元,但二O一一年人口普查顯示每月入息低於一萬元的十五至卅四歲人口有近四十一萬人,佔該年齡層百分之卅七。高通脹下,衣食住行等開支高昂,即使這些青年節衣縮食、每月儲五千元用於供樓,他仍要用五年才儲到一成首期,不計利息也要近五十年才能把樓供完。

今天很多人的想法跟鄭汝樺一樣,青年買樓要量力而為,不買樓也有其他住屋選擇⋯⋯但觀乎事實又是否如此?

如青年選擇租私樓,青年人負擔得來的大概只有面積小小的劏房。劏房固然環境差,加上政府於一九九八年撤銷《租務管制條例》,租客在一年死約後,業主只要給一個月通知就可逼租客遷走。有位長者在施政報告地區論壇上向梁振英控訴,指他近年被逼遷五次!捱貴租之餘,這住所還朝不保夕!

比起劏房,住公屋租金低、環境較好。對於入息僅超過最高限額八千八百八十(不包括強積金)的青年來說,他們未見有上車買樓的指望,公屋是較理想及有保障的住所。可是公屋輪候冊已突破二十萬宗申請,而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的人數佔十萬,在單身人士計分制之下,青年一般要苦等十年才儲夠分上樓。終於能上樓之時,青年不知已推遲了多少年結婚?

而為青年而設的青年宿舍,梁振英承諾提供三千個單位,這明顯不能為上述十萬個正輪候公屋的青年解決住屋需要。當局指青年宿舍是為有意離家居住的年輕人緩和房屋短缺情況,並讓他們在最多五年宿期內為置業儲蓄,但上文已提到青年儲首期之難,這些租客還得應付青年宿舍不算低廉的租金,不見得他們都能在宿期內儲夠錢置業。然而當局規定獲編配宿舍的青年須放棄輪候公屋,明明青年宿舍只是青年的暫時住處,公屋才能作長遠居所,此舉根本是剝奪了青年的住屋權利。

以上的所謂住屋選擇,根本未能為青年提供住屋出路。政府缺乏長遠房屋規劃,青年人是當中的受害者,無處為家,可能只能一直在擠迫的空間與父母同住。正如文首的那位大學生所言,住屋問題令不少青年拍拖多年也未能獨立成家,整個人生階段被推遲。二O一一年人口普查顯示青年已婚率僅有2%,創10年新低。到底青年不早早結婚生子,是「不為」、還是「不能」?

真正的出路,是政府增加公屋建屋量、重建青年能負擔的置業階梯。當民間大力要求政府多建公屋,政府只推說土地不夠,不承擔為小市民提供適切住所的責任,反把土地賣給發展商興建豪宅;今天樓市失控,也是因政府多年放任地產商囤積土地、推高樓價,令市民一生因天價物業為地產商賣命。政府必須摒棄消極的房屋政策,拒絕養肥地產商,令人人能居於適切住所,青年才能安居樂業,進一步計劃人生及發展自我。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港島)供稿     
http://dpcwhki.hkccla.org.hk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