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不老騎士
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活得比從前的人長久,不少人可活過八十歲,也有一些人活至一百歲。但是,人生始終有限,就算我們可活一百年,假如活得不精采,也是一種浪費。有些人在生命中很有計劃,雖然未必能一一實行,但有計劃總比無打算好,只要懷著理想和目標,事情會更容易成功。年輕人有計劃時,應努力向著目標奮鬥,年紀愈大,身體不免會出現問題,生活上要面對的事情和承諾也會愈來愈多,實踐理想的機會可能愈來愈困難。前陣子在台灣,發生了一件十分感人的事情,這件事被拍攝成紀錄片,已經在電影院上映了,名為《不老騎士》(Go Grandriders)。
這紀錄片在台灣的不同地方拍攝,記錄一群老年人,參加了一個計劃,為他們實現了環繞台灣遊的創舉,為期十三天。做出這個創舉,他們不是坐旅遊車的,而是自己騎摩托車的。對一個年輕人來說,騎摩托車環島遊已毫不簡單,何況這事發生在七八十歲的長者身上,而這群長者有些的身體已出現了問題,更有名長者在環島旅程中病倒了,需要入住醫院接受治療,被迫中途離開摩托車隊。但是,這名患病的長者沒有放棄他的目標,在病愈後決定重回大隊,繼續環台遊。
在這摩托車環台的旅程中,參加的長者們認識了其他長者朋友,大家有說有笑,一同分享快樂,也一同面對困難,這是難能可貴的。這跟一般的旅程不同,出發前是一個困難的決定;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少問題,順利完成了這個旅程後,也有一種更大的滿足感。
今天,香港出現人口老化的問題,這些長者的情況又如何呢?有些人一生勞碌,為賺取生活費而工作,沒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退休後,有些長者的身體已出現毛病,對很多事情可能已經有心無力了。所以,大家應該把握光陰,趁年輕健康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工作之餘也要注重自己的健康。家中有長者的人,應多關心年長親人的需要,有些人認為每個月給他們足夠的金錢來維持生活已足夠,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是理想生活質素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所以建議大家協助長者基本生活之外,也可幫助他們計劃和完成一些退休後想做的事情,使他們活得精采,維持一定的生活質素。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