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團體商廈設辦事處

期數
3609
刊登日期
2013.04.19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4 月 21 日

(本報訊) 面對租金不斷高企,一些在商廈或工廈推行福傳事工的信徒團體,須要搬遷或改變經營策略才得以繼續生存。有團體負責人認為,雖然要應付嚴峻的營運環境,卻讓團體更加團結地面對困難。

由教徒組成的「聖神內更新團體」,去年十月底由灣仔遷進牛頭角商廈;團體主席陳楚渠早前表示,舊址租金由每呎十四港元,加至二十港元,「合計管理費,新租約每月近八萬港元,長遠下去有一定的壓力。」

陳楚渠指出,團體試過因租約期滿而搬遷,搬遷費連新址裝修高達五十萬港元,今次再遇相同遭遇,於是決定自置物業,最後選出牛頭角的商廈單位。

團體中七個平日在舊址聚會的小團體,搬遷後分散到其他地方聚會,亦有部份轉往面積約二千四百平方呎的現址。他指出,新會址位於九龍東,期望可吸引在該區工作及居住的人士參與,發展新的小團體。

他認為,長久的會址能使團體發展穩固,為購買會址,團體各成員努力籌募款項,無形中加深了凝聚團體力量,成員更加主動關心團體的發展。

陳楚渠指出,團體過去設在商業區,除服務信徒外,也吸引不少區內上班族加入,繼而信教並參與團體的靈修生活,「有些已離開教會的信徒,他們願意下班後到團體聚會,希望他們再次受到信仰的薰陶,繼而重返堂區。」

遇困難  團體一心應對

另一由信徒團體開設的「靈火咖啡園」透過餐飲業福傳,其位於銅鑼灣的店舖亦受到加租壓力,靈火文化創辦人譚雅林早前指出,自二〇〇九年開業至今,租金上升已逾兩成。

靈火咖啡園除提供餐飲服務外,亦定期舉辦與靈修有關的講座、工作坊、手工藝興趣小組、分享會等,以擴充客源。

為使咖啡園能作多元化發展,近年吸引音樂愛好者成立「靈火音樂園」,每週在咖啡室分享宗教音樂等,吸引不少人專程前來參與,剛於本年初首次舉行音樂會,與客人一起分享音樂與信仰。

譚雅林亦指出,客量隨著訪港旅客增多而上升,「好些來自歐洲的遊客本身是教友,被店內的宗教布置及宗教音樂吸引。」

她肯定在鬧市發展福傳事工很重要,「在鬧市中提供優閒的聚會地方能吸引非信徒,亦令多年沒有返回聖堂的『冷淡教友』再度接觸信仰。」她認為,能長久在同一地址經營有助福傳事業,惟目前整體租金及成本不斷上漲,要堅守崗位會不時遇到挑戰。(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