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的意義

期數
3609
刊登日期
2013.04.19
作者
鄒保祿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4 月 21 日

在每年的教會月曆中,二或三月的星期五畫了一條魚,乃說明信友們在四旬期內要守小齋──不可吃肉類,但可以吃魚、菜和水果等。

教會如此規定是有原因的。首先在教會的藝術和文學中,魚象徵基督,此字在希臘文解釋「耶穌基督,天主之子,救世者」( Jesus ChristSon of GodSaviour)。其次,學者戴都良(160-225)在他的《論領洗》書中,把新領洗者比喻成小魚跟隨着大魚(基督),即解釋藉着領洗得到主給的新生命。

吃魚的意義是要反省一下我們是基督的門徒,我們是祂的小魚,跟隨着這條大魚走。

到了四、五世紀,魚又成為聖體聖事的象徵。在羅馬的地窖裏,可看到魚、餅和酒的藝術畫像,即說明基督和祂的體血,以餅和酒為聖體聖事的標記。

最後,梵二大公會議(Vatican II1962-65)說:「四旬期的苦行,不僅是內心和個人的,而且應該是外在和社羣的。」(禮儀憲章一百零九條)一般來說,西方人不喜歡吃魚,故在四旬期內,他們把吃魚當做一種苦行,在星期五這天當做刻苦的日子。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