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期數
3610
刊登日期
2013.04.26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4 月 28 日

(本報訊)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部推出「神學證書課程」及「神學普及課程」,為平信徒提供有系統且容易入手的神學培育,藉著神學普及化去推動教友職務。

上述兩個四年制的課程涵蓋教義、禮儀、聖經和倫理四個範疇,每年提供十科,其中「神學證書課程」為遙距模式,須呈交作業及考試;「神學普及課程」則以授課形式進行,毋須呈交作業或考試。

神哲學院神學部主任蔡惠民神父四月十五日對本報說,神哲學院附屬羅馬傳信大學,而傳信大學與歐盟的教育體制接軌,加上神哲學院近年向政府登記成為在港開辦學位課程的海外大學,故此原有神學學士學位課程、哲學課程和宗教學學士學位課程有相當的規範和學術要求。

蔡惠民神父說,在長期學術培育與短期課程或講座以外,較少有系統但容易參與的課程,新設立的兩個課程旨在填補這培育空隙。他說,貼近本地教徒處境的神學培育有利於發展教友職務;他期望新課程能為此作貢獻。

他指神學證書課程屬遙距性質,以自學模式進行,適合本地和海外的華語教徒就讀,學生亦可自由出席神學普及課程課堂。對於無暇以學術進路接受培育的教徒,他說這較具彈性的課程是其一選擇。

蔡神父指出,教友職務的發展及培育進程,連帶促進信仰本地化:「神學教育普及,讓教友群體敏銳於以信仰反省生活,是信仰本地化的好開始。」

談到本地教友職務發展,他表示平信徒已透過不同崗位服務,而有規範的課程可幫助他們發展專門的職務,如監獄牧民、聖經牧民,「而此前需要做好普及神學教育」。

他說,神哲學院一九九七年升格,可開辦神學碩士課程,既為中國內地教會培訓師資,也讓本地畢業生進修後貢獻所學,而神學普及課程導師由十多位神哲學院碩士畢業生、在海外完成神學碩士課程的平信徒擔任。目前宗教學部畢業生可透過學院的哲學課程銜接到神學碩士課程,上述兩課程則未有機制銜接到神哲學院的其他課程。

神哲學院神學證書/普及神學課程的課程主任何奇耀說,兩個新課程著重信仰生活化,以回應教徒面對的處境。

他四月十五日說,除了各個範疇的導師外,亦會邀請具備神學根柢的牧民工作者講授,例如婚姻牧民工作者分享相關家庭牧民經驗、關社人士探討社會倫理等。

這位神哲學院神學碩士課程畢業生說,新課程導師以平信徒為主,並計劃邀請其他神學教授就特定主題講課。他又稱,新課程具備彈性,學員可再選修其心儀科目。(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