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洲教會史探視澳門

期數
3610
刊登日期
2013.04.26
作者
區華勝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4 月 28 日

(續上期)明乎此,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何教會所有重要設施和歷史悠久的大小教堂(除了一間以外)跟葡政府所有重要機構都集中在大炮台以南。因為這就是「最初的澳門市」,是專為葡人而興建的,它受到軍事安全的保障。那間唯一建在城牆外(北面)的聖堂叫聖母望德堂,其旁有痳瘋病人醫院,故又稱「瘋堂」,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它是全澳唯一的華人堂區,也可看作是主要的傳教站。其他三個城內(南)的堂區,即主教座堂(大廟)、安多尼(花王堂)及老楞佐(風順堂)是專為葡國教友而設的,直至二次大戰勝利後才向華人教友開放。其餘兩間城內的聖堂——玫瑰堂(板樟堂)及奧思定堂(龍嵩廟)分別是道明會及奧思定會私用的聖堂,不作牧民之用。

至於澳門三個全為華人而設的新堂區——花地瑪成立於廿世紀的四、五十年代;聖若瑟勞工及聖方濟各皆趕快成立於回歸祖國之前,且只有準堂區的地位——均設於北區(即「第二期的澳門市」)。它們在許多方面都不及上述的四個大老大哥,後者有的東西前者可能沒有,而兩者之間相差的年齡竟有三百多。於此可見澳門傳教進展之步履維艱了。  

相信不是許多人知道怎樣把「堂區聖堂」與「非堂區聖堂」分辨開來。但在澳門為古老聖堂作出這樣分辨是不太難的:凡聖堂周圍有一塊空地,而空地上豎有一大石十字架的就是堂區聖堂。其理由是,空地的前身是埋葬堂區教友的墳場(生死一家的觀念),而十字架是墳場被清理後所留下的遺跡。這種情況在歐洲也常見到。        

(四)紅衣神父

現在要講的是前面已提過的澳門教區另一特色——紅衣神父了。他們是主教委任的議員、親信和助手,通常住在主教府或主教座堂附近,協助主教處理行政和宗教的事務。主教行大禮時,他們是他的貼身隨員。主教座堂對下的美麗街有十二個外形相同的單位,今日已殘舊破落,昔日曾一度是紅衣神父們住的宿舍。他們自成一個法定的組織,俗稱「紅衣會」,有自己的主席(Decanus/Dean)、秘書、基金和司庫。紅衣會最特別的任務是當教區主教出缺時選出署理主教並向羅馬提供主教候選人的名單。紅衣神父的地位高於一般神父,而津貼也比後者高;因為紅衣神父屬教區神父,是世俗教士(Secular Clergy神職人員),而非修會會士,津貼是依階級而訂定的。

就如羅馬主教——教宗有紅衣(樞機)主教作參議會,同樣,一個地方主教有紅衣神父作參議會。紅衣神父們雖彼此合作頻繁,相處無間,但既非修會會士,無必要遵守團體生活,每人可各自為家,各立門戶。不過在過去很早的中世紀時代,那些活於主教座堂蔭護下為主教效力的紅衣神父都設法仿效修道院的會士們的靈修,過「類似修道院規律」的生活,每日一起在座堂誦念部份日課,又每日一起閱讀「一章聖經」﹔為此,他們獲得了一個正式的名稱Canonicus Capitularis,英文分別是CanonChapter。這個制度今日仍用於英國聖公會,可見其年代之久遠。

照我所知,現時很多歐洲主教區的紅衣神父已不再一起誦念日課和讀經,只保持其他任務,實際上,他們是「名不符實」的了。至於澳門的紅衣神父也早已是這樣。由於澳門教區聖職人員短缺且又轉屬了傳信部,它的紅衣會不會添加新血,想來這一特殊而顯赫的傳統制度不久將會成為歷史陳迹。(下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