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想有個知己?

期數
3611
刊登日期
2013.05.03
作者
葉慶華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05 日

曾經有做婚姻輔導的人跟我說:結婚多年的夫婦,也不一定很了解對方。結了婚的可以這樣,那麼,戀愛中的又如何?從一些後來才知道的事,我發覺墮入愛河的人,對對方的認識可以是很膚淺的。驟耳聽來,我們都會為這些關係擔心,但當中有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愛是否建基於了解認識?有時我們認為要認識對方才能愛對方,但有時又會發覺愛了對方才認識對方。愛和認識的關係確不簡單。

如果愛是基於認識,我們將很難理解父母對子女的愛。試想想當孩子剛出世時,父母對孩子所知的有幾多?但這並不妨礙父母對孩子百般付出。反過來亦一樣,小孩子對父母的為人有幾了解?但即使知得不多,孩子還是會想著父母,要和他們一起。孩子長大了,彼此在「知」方面的落差仍會繼續:孩子會覺得父母愛他,但不了解他,而父母儘管不明白孩子的行為和抉擇,仍然關心他。當然,父母如果對孩子有多點了解,能更有效地傳遞他們的愛。但這點「知」是關乎愛的實踐,而不是愛的理由。不認識你的人,也可以愛你;愛你的人,不一定是了解你的人。所以,即使有人愛你,你仍會感到孤獨:不被了解的孤獨。

這些時候,我們就會盼望有個知己,可是,「千金易得,知己難求」,找個知己又談何容易呢?怎樣的人才算是我的知己?求到幾時呢?我能承受幾多這方面的失望呢?就算找到了,對方真能時時都知我嗎?我知他多還是他知我多?我能夠避免這樣的計算,不受這計算的影響嗎?仔細一點看,「知己難求」是以「己」為焦點,在「求」與「得」的意向中所作的歎息。論到人與人的關係,耶穌從不強調「求」與「得」,卻強調進取的「愛近人如你自己」。若果「知」有助愛的實踐,那麼愛近人的誡命就要我們反問:我能夠成為別人的知己嗎?我願意付出去了解別人嗎?

當發現愛自己的人不了解自己,不明白自己,我們會感到頹喪,有時甚至會質疑自己對對方的付出是否值得。有這種衝擊是好事,讓我們有機會反省對人的態度,作內心的調整。當「求」與「得」的心態主導我和別人的關係時,找到知己就是滿足一種需要;遇不上知己者,生命就是欠缺了一些東西。但世上有幾多真正明白自己的人?有時我們要了解自己也不容易,何況另一個人!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個奧秘,自己看不透,別人更看不透。之所以看不透,是因為「我」這個奧秘不是由我自己而來,而是由天主而來,裡面深處有種與天主相通的連繫。我一方面是這奧秘的主人,因為很多事是由我負責;但另一方面,我對這個「我」的來龍去脈又並非完全清楚,有時我會對自己對人對事的反應感到驚訝:為甚麼我會這樣想?為甚麼我有這種感覺?這個奧秘就是我,由一開始我就活著它,它不斷在一切我的事之中展開,展開......時而教我讚歎,時而教我苦惱,時而教我感恩。

這一切,只有天主才知道,只有祂才是我的知己。當我不再在人羣中求知己,反而會感到輕鬆一點,善用天主給我的機會,關心了解所遇到的人,幫助他們認識、欣賞天主在他們身上的造化,享受大家相聚的時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