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與甘蜜】還要再會

期數
3612
刊登日期
2013.05.10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12 日

《宗徒信經》宣認主耶穌基督曾下降陰府,第三日從死者中復活;祂升了天,坐在全能天主父的右邊。口中宣認是一件事,可是不少人心中還有疑惑:「或許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或許純屬精神層面的描述」。假如信從基督的人都接受這種疑惑,那麼我們的確是白信了主,數以千萬致命者的血都白流了。

耶穌復活後第四十日升天這事,嚴格來說,只載於聖史路加的《宗徒大事錄》,其他福音,並沒有詳述,這一點路加不是不知。正因為他知道,而且正如他在他福音的序言中說了:「關於我們中間所完成的事跡,已有許多人,依照那些自始親眼見過,並為真道服役的人所傳給我們的,着手編成了記述,我也從起頭仔細訪查了一切,遂立意按着次第給你寫出來,為使你認清給你所講授的道理,正確無誤。」(路一1—4)宣信主耶穌的復活與升天,正是他要講授的道理。

耶穌復活後,顯現給宗徒們時,向他們說:「你們為甚麼恐惶?為甚麼心裏起了疑慮?你們看看我的手,我的腳,分明是我自己。」為了證明祂不是一個影像,而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耶穌接過門徒給祂的一片烤魚,當他們面前吃了。(參閱路廿四3843)從死者中復活,固然已足夠改變人的一切狹隘思維,更震撼人心的,是這肉身能升天。死亡藉着主擁有我們人性的血肉軀體而短暫戰勝了基督,但這同一的血肉之身也就成了主用以戰勝死亡而復活的門路。正如《希伯來人書》所說的:「我們既然懷着大膽的信心,靠着耶穌的寶血得以進入聖殿,即進入由他給我們開創的一條又新又活、通過帳幔,即他肉身的道路。」(希十1920)基督的死與復活,就是使有份於祂的人,得以進入永恒聖殿的道路。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卻從未與父分開;現在祂脫離塵世,重返天父右邊,也不會離開祂所救贖的我們。基督藉着取了人性,而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個,我們藉着洗禮,也要成為天父的子女、基督恩寵的共同繼承人。身體的統一性,並不允許首領與肢體分離;耶穌的升天,因此就成了我們復活升天的先兆,歡樂慶祝的因由。門徒因此並沒有出現如相愛的人在分離時,常有的難捨難離之情。「耶穌領他們出去,直到伯達尼附近,就舉手降福了他們。正降福他們的時候,就離開他們,被提升天去了。他們叩拜了他,皆大喜歡地返回了耶路撒冷,常在聖殿裏稱謝天主。」(路廿四5053)他們有的,就是一種深切的思考和熱切的祈禱,準備邁步向前,共建教會。他們知道,與上升的主,還要再會。

復活後的主,曾多次顯現給門徒,是無可置疑的事。《宗徒大事錄》中,路加提及的四十天,是初期教會傳揚福音前的準備期,就像以色列人在建立屬於他們的王國前,在曠野的四十年;耶穌在傳揚福音前,為聖神所導引,在曠野接受考驗的四十天。

教會在主復活夜,為天主新生的子女付洗,洗禮後又繼續為他們解釋各項聖事、禮儀的奧秘,鞏固他們的信德,加強他們愛主愛人的心火,俾能在生活中見證主恩、傳揚福音,也可說是建基於這信仰傳承。

能有全能仁愛的主侍奉着我們左右,餓時增餅、病時獲治、困擾時得自由,說多方便有多方便。但主耶穌必須離開我們的眼界,這為我們信仰的成長,的確有此必要。「我們既然有一位掌管天主家庭的偉大司祭,我們就應在洗淨心靈,脫離邪僻的良心,和用淨水洗滌身體以後,懷着真誠的心,以完備的信德去接近天主;也應該堅持所明認的望德,毫不動搖,因為應許的那位是忠信的;也應該彼此關懷,激發愛德,勉勵行善。」(希十2124)一如宗徒們,我們也知道,我們與上升的主,還要再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