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賣糖神父與華人朋友

期數
3612
刊登日期
2013.05.10
作者
植希朗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12 日

四月二日、朝聖團行程第三天,一行人乘內陸機南下往胡志明市。南部與北部的情況不同,溫度──攝氏三十五度,迎接我們的教友也很熱情;他們中不少人也時有接待到訪的港人,亦有早前來港參加華人教友職務交流大會的堂區領袖。

抵步下午旋即往胡志明總教區一牧民中心,探訪協助家庭牧民工作的道明會阮修女(Mary Ngyyen Thi Hong Que)。

牧民中心的工作,包括婚前培育、家庭培育、青年牧民、自然家庭法等持續工作,其中「家庭日」便吸引近六千人參加,把牧民中心廣場擠得滿滿。

「早前我們派遣了十八對夫婦往海外參加夫婦懇談會,他們回來後,便把營會推廣開去。至今這裡已有一百對夫婦參加過懇談會。」阮修女投入牧民工作,想盡辦法幫助夫婦建立穩健家庭生活。

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阮修女表示,自二OO八年起她在牧民中心開辦週末分享會,每個週末有約二百人參加;牧民中心又把資料上載互聯網,方便其他教會團體使用。

華人減少  仍要努力福傳

朝聖團到訪的聖方濟各堂,是當地主要的華人堂區。這華人堂區跟朝聖團的神師、齊家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恩保德神父也有相當淵源。

恩保德神父早於六十年代來香港傳教;七十年代,他到法國進修,返港前卻先到越南,留在當時的西貢(現胡志明市),見證了一九七五年越南共產黨進入當地的情景。

「我當時與一批越南人過團體生活。我還記得共產黨進入胡志明的情景。」恩神父早在起行前的培育聚會中,便給團友憶述三十多年前的事。

在胡志明市,朝聖團首台彌撒便在聖方濟各堂舉行──恩神父跟本堂黃神父共祭。

「我記得,當時有兩位共產黨員拿著槍,在聖堂內等著向神父辦告解,印象很深。」恩神父講道時述說往事:「今日我們在這裡,記掛很多往事,當中有痛苦,但不能一生留在痛苦中。這個復活期提醒我們,不能總是留在傷痛裡,要向前看,我們要逾越,要克服困難。」

「今日這裡的華人減少,但不要少了信德。華人少了,但福傳對象不會少,我們仍要努力見證福音。」往後幾日的彌撒中,快八十歲的恩神父總為當地的亡者祈禱,也祈求當地的社區重新得力,致力福傳。

彌撒後,一些當地的年老教友前來和恩神父問好,朝聖團亦在堂區中心與當地華人教友共膳交流。

逾越:走過艱難 往好事看

七十歲的本堂黃神父對筆者說,胡志明市解放初期,恩神父便留在那裡,與一批「越南外方傳教會」(該會已結束)的修士一起生活,主日也定時前來聖方濟各堂服務。

「那年頭我們都要自給自足,恩神父便想到去賣糖;他先把甘蔗弄回來,再製成糖,然後四出叫賣。」黃神父說:「他不懂街道方向,便請一位小朋友來幫手引路,他駕著單車,四出叫賣糖。」

「當時這個堂區大家都找不到工作,我們便成立合作社,組織起教友,一起找點工作來做。」但往後黃神父也逃不過厄運,遭收監兩年,教友也四散。但教他欣慰的,是由他培訓出來的教友即使到了海外,也會繼續服務當地教會。「這裡是經過苦難,但總不要單看壞事,事情不會盡是壞透的。」堂區目前約有華人教友一千,主日上教堂的四百。

朝聖團第四天到了頭頓耶穌山,山上因有石製耶穌像而得名。像高三十二公尺,內中空,可供訪者內進登上其肩遠眺四周。晚上朝聖團參加了當地另一華人堂區西貢和平之后堂的彌撒。

準備 歡慶 回憶

朝聖行最後一天,到訪了兩間教堂和一間隱修院。恩神父也把握機會,讓大夥兒一起分享見聞和觀感。

短短五天行程,難免走馬看花,但接待教友的慷慨、當地教會的投入、華人教徒的分享,還是打入了心中。

復活期朝聖行,神師說厄瑪烏路上的聖經故事教人聽得入神。門徒期待耶穌的復活;路上真的與他相遇;但他離開後昔日的相處便成為回憶。

神師說「回憶」是很特別的活動:「人不算死,除非他們被遺忘。」

朝聖行亦如是。走到最後一天,行程結束。但人生的朝聖仍繼續,與旅途中的教會一起體會悲喜苦樂,五天的越南朝聖,是回憶中的片段,但也成了信仰生活的神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