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廿四周年

刊登日期
2013.05.17

(本報訊)北京天安門「六四事件」距今二十四年,本地民間團體舉辦活動幫助青年認清史實。

城市大學校園內近期設立了「六四紀念館」,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常委盧偉明對本報說,他們期望本地大專生和內地交流生多關心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以及反思個人可為中國作甚麼貢獻。

盧偉明認為,九十後青年未曾經歷過六四事件,「這事件太重要,我們不想它被違忘,要讓歷史流傳下去。」他指出,「六四」早已被視為政治事件,他對於此事未能在教科書詳細地闡述,把八九年的關鍵時刻「留白」感到很可惜。

紀念館介紹民運學生爭取民主、反貪污、反官倒的歷程,以及六四事件,館內設有圖文和專題展覽;文物方面則展出事件中的子彈頭、廣場學生簽名T恤等;以及於特定日子舉辦研討活動。紀念館展期至七月十五日。

城大天主教同學會的大學一年級生林覺浩及蕭浩賢說,他們各自中六後參與在維園六四燭光晚會,才真正知悉這事件的始末。

城大天主教同學會社會事務秘書林覺浩認為,大專基督徒應幫助更多人了解六四事件,「本以為六四事件只屬示威而已,但看過紀錄片後見到政府竟以坦克車壓倒人民,沒想過與我年齡相近的青年那麼勇敢要改變社會。」

蕭浩賢說,六四事件對中國發展有深遠影響,不能讓事件隨時間忘記,他也有在城大參觀六四紀念館,看到當年青年盡心關注社會,他說:「事件提醒我關社的重要,事實上信徒有責任傳揚公義。」

此外,支聯會本年繼續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學生營,讓九十後中學生了解及認識歷史。

「廣場的日與夜」學生營將於六月一及二日在維園舉行,邀請八九年經歷民運的人士分享當年事跡。

維園的學生營會布置成天安門廣場般的場景,學生在廣場度過一晚,感受當年學生留守天安門的情況。

盧偉明說,支聯會為教育下一代了解八九民運的事件,自二OOO年起已進行不同的六四教育活動,一一年起以這露營方式教育青少年,他說:「我們在維園訴說當年在北京發生過的事,以及青年遭到政府的對待。」(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