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輔大盧嘉勒研討會

期數
3613
刊登日期
2013.05.17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19 日

(本報訊)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聯同多間院校四月十二至十三日在校園舉行國際研討會,普世博愛運動成員和多位學者從不同學科角度,探討普世博愛運動創辦人已故盧嘉勒(C. Lubich)的共融合一思想。

台灣《天主教周報》四月二十八日指出,研討會由意大利上智大學(普世博愛運動),以及台灣輔仁大學、靜宜大學、文藻外語學院三所天主教院校合辦,並由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與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承辦。盧嘉勒一九九七年於輔仁大學獲頒神學榮譽博士學位。

研討會主題為「合一的多種面貌:盧嘉勒思想的跨領域對話」,四個研討題目包括神學、教育、共融經濟、宗教交談,以及合一文化的跨領域對話。其中普世博愛運動大中華區負責人蘇旨恒及高民達神父以「盧嘉勒的合一生活」為題演講。

四月十二日的開幕禮由教廷修會部部長德阿維茲樞機(J. B. de Aviz)、教廷駐華代辦陸思道蒙席(P. Russell)、上述四校校長、多位神長等主禮。

德阿維茲樞機以「盧嘉勒對教會的現實性」為題發表演講,稱她踏上一條前所未有的「第四條道路」——守貞者與已婚人士互相合作。

樞機以盧嘉勒的合一神恩、耶穌的新誡命與十字架上耶穌的呼喊,回顧現今教會對於「合一靈修」(共融靈修)的渴求與必要。他亦鼓勵修會會士看重合一的神恩,因為這神恩能夠加強所有團體的共融。

研討會講者亦發表專文探討盧嘉勒的合一靈修,上智大學校長高達教授(Piero Coda)論述聖三的臨在中,知識與自由之間的張力問題,他指基督徒透過愛、福音與在教會內的生活,消弭了知識與自由之間張力。

輔仁大學「華裔志漢學研究中心」主任黃渼婷四月十三日致辭說,她期望四所大學能夠繼續合作,進行以合一精神為基礎的學術研究。靜宜大學校牧沈拉蒙神父則提到盧嘉勒第一次來到台灣是一九九七年,這次的研討是盧嘉勒「第二次來台灣」,他鼓勵所有與會者這次要將盧嘉勒「留在台灣」。(公)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