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人生公園

期數
3614
刊登日期
2013.05.24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26 日

去年暑假,我為了拜訪蒙克美術館而來到挪威首都奧斯陸。出發前,聽說奧斯陸有一個公園非去不可,而且是一個「非常人生」的公園。於是我乘搭電車去那個名叫「韋基蘭雕刻公園」下車,在公園入口處見到他的雕像,他是挪威雕刻大師古斯塔.韋基蘭 (Gustav Vigeland 1869-1943 ) ,花了四十年心血,雕塑六百多個雕像分別由青銅、岩石及鋼鐵塑製而成,佇立在公園每個角落。

韋基蘭原本喜愛繪畫,後來深受法國現代雕塑大師羅丹作品的影響,棄繪畫轉攻雕刻。一九一O年韋基蘭向政府要求一塊土地作藝術創作時,當局便給予他這片土地,並提供生活所需,條件是待他離世後,有關藝術品都要歸政府所有。結果,「韋基蘭雕刻公園」成為舉世聞名的雕塑公園。

我用好「短命」匆匆走過雕塑家的「漫長人生」,以兩小時遊歷韋基蘭的「心血」,雕像題材圍繞住人的一生,由出生到死亡,在不同成長階段,以生命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成敗得失、生老病死交織成一首「生命交響曲」。韋基蘭覺得以貌取人是種俗念,所以他的雕像以最原始赤裸裸的面貌呈現眼前,免除衣服帶來主觀的身分評論。雖然這些雕像無遮無掩,但沒有猥褻的感覺。

由公園入口起,雕刻品可劃分成「生命之橋」、「生命之樹」、「生命之柱」、「生命之環」四個區域。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兩邊橋上排列著許多青銅人像:有生氣躡腳的男孩、嬉戲玩樂的女孩、墮入愛河的情侶、也有溫馨父子、甚至弄孫為樂,其中《憤怒的小孩》是最具名氣。位於公園的最高處,是韋基蘭最著名的作品《人生柱》:由上而下,有一百廿一個不同姿態的男女老幼雕像,少年在上、老年在下;柱頂是嬰孩,柱底是骸骨,象徵人類的一切成就。

雕刻家韋基蘭把人生百態雕雕塑塑,栩栩如生地展現在這公園,讓生命與藝術邂逅,將情感與自然融合。臨別時,我再次繞雕像走了一圈,生命仿似輪迴,生生不息,由出生至死亡,人生的每個階段有不同經歷,忽然間對於人生有了更深體認,打從我們出生,天主已為我們每個人雕塑著不同的人生,只是我們有否在人生各階段努力地讓這個「雕塑品」更臻完美?

假如在你生命裡頭缺乏一尊可供人欣賞的「雕塑品」,那麼活在世上變得毫無意義,心靈將枯燥乏味。生命中有太多「雕塑品」值得我們去欣賞,應該找出生活的目標,有些是可刪減的,例如拋棄人性自私、壞習慣,負面想法等;有些是可加插的,例如第一個去愛、積極行善、建立正確價值觀等。

每一個生命,不管是老弱傷殘或貧富貴賤,在天主眼中都是極珍貴。人只看別人的外表、財富、地位,但天主只看人心,看看我們有否善用生命。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