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波特小姐:比得兔的故事

期數
3614
刊登日期
2013.05.24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26 日

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本片完整描繪世界暢銷童書繪本《比得兔》作者碧雅翠絲.波特她那充滿童真、幻想的創作世界,以及和出版商諾曼.沃恩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在波特小姐的創作幻想裡,比得兔和牠的好友們不時地和她互動,有時不乖的牠們,總愛調皮地跑來跑去或是扭扭屁股,故意不讓波特小姐上色在牠們身上,讓波特小姐又氣又好笑。對於波特小姐來說,比得兔和牠的動物親友是她最好的朋友,所有生活上的喜怒哀樂都能和牠們分享與共。波特小姐隨手意外畫出的插畫,獲得了出版書商諾曼.沃恩的注意,在諾曼努力地游說下,讓波特小姐同意出版比得兔的插畫書,而這樣的合作下也促成了一段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

波特小姐和未婚夫諾曼的愛情含蓄得來又轟烈:含蓄在那種相敬如賓的相處,轟烈在對抗家庭及俗世的目光。父母反對婚事,認為諾曼只是小商人,和他們世襲的上流社會人士是不同的階級,門當戶對是那年代必然的事。不過她卻不理家人反對,而堅持己見。她為追尋畫畫的出版夢,給多家出版社拒絕後,仍繼續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更希望與志同道合的諾曼組織家庭,一同創造事業。

後來她更成為社會改革的先驅,嘗試提升女性的地位。同時她更著重保育承傳,四十多歲時買下英國風光明媚的湖區農地,享受畜牧的生活,死後卻捐出來讓世人永享美麗的湖光山色。

近年流行剩女一詞去形容中年又未婚的女性,波特小姐可以說是超級剩女。一八六六年出生的她,在四十七歲之齡才成功出嫁。她在一個仍然封建的年代成長,更生在大富之家。女性在那年代仍受很多束縛,像波特小姐這樣有家底的女性即使有學識也不會外出工作,而只會在上流社會交際,好讓自己釣得金龜。但她卻不會為了因為一張長期飯票而下嫁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從她身上,反而看到現今的所謂剩女比生於百多年前的她更不安和害怕。

年初,香港大學社會學學者杜先致在兩岸三地進行了一項剩女研究,發現三地女性同樣擔心自己成為剩女。有的不斷相親,有的在和男士交往時,刻意隱藏實力,虛報學歷和收入,不敢說自己是博士,就是連碩士也不敢說。女子如此求男若渴,實屬可悲。相反,波特小姐一生忠於自己、表裡一致,發揮所長,貢獻社會之餘,亦遇上欣賞她的伴侶。
 

問題研習

  1. 波特小姐在她成長的年代面對重重困難,你認為身處現代的你又遇上甚麼生活上的困難呢?你又如何面對這些困難呢?
  2. 近數年間流行剩女一詞,你認為這名詞出現的原因是甚麼?她的出現又反映甚麼社會現象?
  3. 你認為剩女的定義是甚麼?

 

教會指引及其他參考資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