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端倪

期數
3614
刊登日期
2013.05.24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26 日

秩序可有多種。數千年來我們有怎樣的一種世道,無不源自我們祖輩自古就接受了一種怎樣的秩序感。它是歷來選擇的層累,化成文化,廁身其間,把這看成天經地義,便很難倖免。古人對秩序的理解大概來源於夜觀星象的體驗和對人間世事的觀感,兩者互為因果。文明愈近早期,人每晚獨對蒼穹沉思發呆的機會也愈多。每種文化對著漫天星斗撮要出的圖象都不同,看麼看?看成甚麼?其實都和承傳有關。埃及人留意天狼星,羅馬人留意金星,我們的祖先最留意的則是北斗七星,發覺它們連接起來活像個酒勺,稱之為「斗」,因在北天,故稱「北斗」。恆星間的相對位置本來不變,但因地球在自轉,看起來整個星空便以北極為中心不斷旋轉。北斗星座本來也不例外,但因離北極不遠,故不像其他星宿一樣會落在地平線以下,始終處在天空中,看起來就像天體的中央,眾星都圍繞著它旋轉。人間既勝者為王,拳頭就是真理,強者得了江山便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天上也該一樣,於是把北斗便想像成天帝的御車,天帝駕著它巡狩四方。也有說,天帝就住在北斗裡,甚至有說北斗就是「泰一」,即天帝本身。漢代文物常有北斗帝車圖,古人眼中的天國景象,除了背景是星空外,其秩序和味況和人間差不多。彷彿天下萬事,唯一值得留意的,只是帝王們的威儀。而北斗的第一顆星叫「天樞」,意即天的樞紐和權柄,是「天皇帝星」,附近的星區也叫「紫微垣」。在中國古代,連色彩也分等第尊卑,人人不得僭越。赤和黑分別代表火和水,最尊貴,兩色相合而成的紫色更可生化萬物;而「微」則「取至精之義」。如此一來,這星區與人間帝王所在便相互輝映。紫微北斗既在北天,北半球所見的太陽也總偏南,皇帝座北向南,便位極天樞,神聖不可侵犯。

古人也發現,不同的季節或月份,斗柄所指的方向也不同。「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不但可由此判斷四季,甚至可把天穹與地平線交界的圓周等分成十二區,以「子、丑、寅、卯⋯⋯亥」來命名,每區便是一月。這就是「地支」的來由,傳說黃帝製「黃曆」,用的就是這方法。漢代以前,人們用來測量天地方位,推算年月、審陰陽、論八卦的「羅經」,當中常有北斗星座的圖樣。給漢代人畫得無處不在的伏羲女媧,也總是一人持規,一人持矩。無規矩不成方圓,中國人自古把天條和王權合一的秩序感。連神話也可見端倪。(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