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堂區與青年工作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十五年前的聖召主日(一九九八年),是我晉鐸的日子,「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這句來自聖詠廿三首的話,成了我晉鐸時用的聖經金句,記得當時還有些教友給了我一個花名——「一無所缺」呢。
回想十五年的鐸職生活,我實在「一無所缺」。在上主的帶領下,學習善牧基督的模樣與人同行,分享生命。讓我的生命更加豐富。
十五年來,我服務過四個堂區,包括沙田聖本篤堂、官塘聖若翰堂、非洲坦桑尼亞的聖柏姬達堂和荃灣葛達二聖堂;四年前開始到現在,則在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和大專聯會服務。
十一年的堂區生活的確多姿多采,除堂區內的牧民關顧外,也特別是關心區內的醫院的病人、老人院的長者、與明愛合作關心社區、也曾參與協青社和扶康會的服務,每星期到監獄探訪等等,這些經驗使我體會到堂區生活如何在社區內、在這個社會裏做見證,把福音帶給人。
當中為我最感動的,是在醫院服務的經驗,在這裡,我遇到很多面對病痛、面對生離死別的朋友,讓我深深感受到基督的臨在:人即使面對多大的痛苦,仍然有安慰、有平安。
我深刻感受到,探望病人的時候,本以為是要安慰病人、祝福他們、堅固他們的心靈,但原來是他們祝福了我、堅固了我的心靈,因為他們的信德堅強了我,因為陪伴他們面對痛苦的同時,我也在接觸自己的心靈。有很多他們感人的經歷、堅強的信德,我這一生都不會忘記呢。
另外,十五年來其中最深刻的,是與青年同行的經驗。記得在一九九七年開始至二OO三年去非洲之前,每年我都會帶年輕人往國內的痳瘋病院探訪和服務。這些生活體驗,讓我明白到青年人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過去慣常的生活,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面對不同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會更有效地、更容易地讓青年人接觸自己、接觸天主,並放眼看世界,明白生命。例如: 要青年人明白甚麼是貧窮。一次的生活體驗總比一百篇道理來得清晰;一次體驗,青年人可在貧窮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的有限、天主的臨在,從而發現自己、發現天主、發現新的事物、發現自己的使命、生命的方向等。
正正是這些經驗,讓我明白生活體驗的重要性,多年來,我安排了很多體驗,讓青年人去經驗生命、經驗天主;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和大專聯會的服務正給了我更大的空間去安排,除世青節、亞青節、大專生每年的生活體驗外,還有泰澤團體每年舉辦的洲際聚會,我也盡量安排青年人參加。如果我不能親自參與和帶領,我會邀請其他神父幫忙,希望青年人有更多的機會去參與體驗。
過去的經歷,除了深刻體會到「上主是我的牧者,實在一無所缺」這句說話外,因為經常出外體驗,所以在我「青委」名片的後面,印了保祿宗徒的這句說話:「我知道,我去你們那裏,必要滿帶著基督的祝福而去。」(羅十五29)
祝願大家在主內一無所缺、充滿基督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