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里亞的火馬車
期數
3615
刊登日期
2013.05.31
作者
黃錦文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6 月 02 日
上古各國,無論東西方,都流行以戰車作為衝鋒陷陣利器,配合步兵作戰。古埃及法郎王的戰車使敵人聞風喪膽,難怪梅瑟領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因懼怕法郎的戰車,不時吵鬧,要求回到埃及。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戰爭多在平原進行,戰車遂大派用場,一個國家的實力,往往以戰車的數目衡量,例如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等。可見戰車曾長時間統治上古的戰場。
厄里亞先知是舊約大小諸先知的表表者,他性格剛烈如火,嫉惡如仇,一句話便關閉了天,藉以表達上主對以民罪惡的懲罰。
為了幫助同胞明辨真偽,歸依天主,先知甘冒生命的危險,在加爾默耳山上,挑戰巴耳的先知,以祭獻是否為各自敬奉的神明所接納,證明究竟是巴爾或雅威才是真天主。巴爾的眾先知由早晨呼求到傍晚,甚至自殘身體,以求巴耳的回應,結果是白忙一場,沒有得到任何回應。輪到厄里亞獻祭時,他先築好祭壇,然後呼喚了一次,便有火自天降下,焚盡祭品,證明雅威才是真天主。以色列人目睹神跡,大受感動,全體宣認雅威為天主。先知遂把握此千載難逢的良機,命以民殺盡四百五十個巴耳先知,卻因此受到追殺,倉皇逃入荒野,幸而沿途飲食受到天主照顧。步行四十晝夜後,來到天主的山曷辣布,被天主派遣,為厄里叟傅油,祝聖為先知。完成以色列先知世代交接的大任後,上主遂派火馬拉的火車,接厄里亞升天。
先知為潔淨以民的信仰,冒險犯難,受迫害卻毫不退縮。火馬拉的火車,象徵先知如烈火般的性格,為實踐使命而置生死於度外,在屬靈戰爭中勇往直前,義無反顧,衝鋒陷陣,死而後已,充分展現上主僕人的風骨,也為後世基督徒立下光耀萬代的典範。
如果以民須在巴耳和雅威之間作一抉擇,當代基督徒又需否作相同的選擇?我們沒有巴耳,卻有其他眾多的神祗:成就、金錢、權力、名牌、虛名,林林總總,不能盡錄。
究竟那一位才是我們的天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