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教師社工治療師

刊登日期
2013.06.07

(本報訊)香港明愛六十周年會議上,香港和澳門多位社工、教師和言語治療師,五月十七日出席題為「弱勢社群的社會融合」分組研討會,為有學習困難的青年改善其學習及溝通技巧,幫助他們融入學習之中。

是次研討會約有六十名澳門及香港明愛的社工參與。有講者分享與言語治療師合作培訓教師及家長學習「社交思考」訓練,幫助自閉症青少年學習溝通技巧。

明愛康復服務社工麥宛薇指出,「社交思考」屬認知能力的一種,主要針對有社交認知障礙的人士,如自閉症青年,「『社交思考』經常會問『為何?』引發自閉症學生了解社交背後的思考過程,改善溝通能力。」

研究兒童言語及語言發展的香港中文大學言語治療科主管李月裳教授指出,「社交思考」關顧自閉症學生的六個範疇(包括啟動、聆聽、抽象、想法解讀、整體觀及幽默),訓練他們明白非語言的溝通模式,包括表情、肢體語言等。

在融合教育中,一般的文法中學須照顧特殊學習障礙的學生。明愛聖若瑟中學任教逾十年的鄭素梅在席上分享她的經驗;她說,初入職時視不聽教的學生為頑皮、懶惰,但原來好些學生是患有學習障礙。

鄭素梅續說,近年該校得到明愛派駐教育心理學家協助,情况已有所改善,「經過適切的指引後,教師能兼顧課堂教學及秩序,並以不同的方法,處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行為。」

另一位出席者,明愛教育心理學家蔡博麒指出,要有效幫助學障生,班主任的角色很重要,「班主任經常與學生接觸,我先從班主任以了解學生的行為及困難,再提供處理學生情緒、學習動機,及解難能力的方法。」他認為教育心理學家與教師彼此合作,更能按學生的需要作個別支援。

澳門自一九九一年已推行融合教育,來自澳門明愛青少年、社區及學校輔導服務主任李鳴音指出,澳門最初只為官立的中、小學提供特教輔導,O九年起輔導服務推至幼兒教育,二O一O年才按學校的融合生比例派駐學生輔導員。她說:「學生輔導員的介入,有助及早識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

李鳴音表示,應該要為教師提供持續強化在職培訓,確保教師對融合教育的認識和掌握,如定時有香港的專業人士到澳門培訓教師,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得到平等的教育機會。(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