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虐待兒童會

期數
3616
刊登日期
2013.06.07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6 月 09 日

防止虐待兒童會響應「沒有巴掌日」,呼籲立法禁止體罰兒童,鼓勵以積極方法管教,建立一個安全、和諧的社會。

機構為響應國際「沒有巴掌日」(四月三十日),於四月二十八日在竹園北村舉辦「和諧家庭——沒有巴掌日」嘉年華(圖),鼓勵公眾以正面方法管教兒童、停止向他們使用暴力。

機構促請政府立法,期盼繼三十三個已立法的國家後,香港成為亞洲首個立法全面禁止體罰兒童的地方。機構指體罰不單傷害兒童身體,亦令他們自信心低落、影響人際關係和學習能力,並引發逃學、濫藥、自毁等行為問題。更有些被虐兒童或誤以為攻擊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成為下一個施虐者;這連鎖反應會導致龐大的社會福利、心理輔導及醫療等費用。

響應「沒有巴掌日」

事實上,政府於一九七六及九一年分別制定《幼兒服務規例》及修訂《教育規例》,前者規定任何人不得對幼兒中心內的兒童施行體罰,後者規定教師不得向學生施行體罰;但現時未有法律禁止在家中體罰兒童。

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何愛珠表示,管教兒童是需要的,但應使用非暴力方法;體罰兒童是暴力行為,違反兒童權利。

機構表示,積極正面管教遠比體罰更能有效誘導兒童,建議政府應有長遠的兒童發展政策配合,包括設立兒童事務委員會;而各項與兒童相關的政策亦須進行兒童影響評估。

其次,政府應投放資源於早期預防工作如探訪新生嬰兒家庭及單親家庭等服務,幫助他們掌握正面管教的方法及如何以非暴力方法解決衝突;亦應有相關扶貧教育等政策;檢討有關保護兒童法例如禁止獨留兒童等;並設立社福、醫護和警方有關虐兒和有危機個案的數據、分析及發放資訊的中央資料庫。

 

取材自防止虐待兒童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