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公教社會服務

期數
3616
刊登日期
2013.06.07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6 月 09 日

(本報訊)各地明愛及天主教機構的成員參與五月中的香港明愛慶祝六十周年國際會議,來自中國內地和台灣的與會者分別指出,愛德服務同樣具備環保幅度,他們亦透過相關工作保護生態和促進鄉郊發展。

台灣明愛會執行長李玲玲修女五月十六日對本報說,他們透過環保項目教育公眾愛護和服務他人,「例如為學生舉辦生態環保教育體驗活動,帶領青年走到河流源頭,讓他們知道水源經過不同地方污染的過程」,從而反思人和環境的關係。

李修女指出,社會發展項目亦可賦予環保幅度,她說明愛成員會教導婦女製作酵素食品和不傷害環境洗潔精,既減少污染,也幫助社區發展。

與此同時,李修女強調明愛會服務和關心弱勢群體,他們協助外籍勞工適應社會,她說外勞缺乏支援,而在台灣和菲律賓出現爭議之際,社會更需要關心人們。她又稱,明愛有時聯合台灣其他民間團體,就重要議題共同表達意見。

至於中國內地經驗,天主教西安教區社會服務中心主任陳瑞雪神父說,他們透過多元化的項目扶助農村發展,他指有機農業更是成功的項目之一,既環保亦幫助村民改善生計。

陳神父五月十六日說,他們在農村幫助貧困家庭,建立孤兒院和提供教育服務,他指其中一個困難是資金不足,幸一直不乏有心人支持。

該中心創立於二OO二年,透過文化教育服務每年幫助逾二百五十名貧困家庭的學生,也提供醫療健康等服務,陳神父稱,這些服務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香港明愛的經驗能夠讓內地的公教社會服務機構借鏡,他指這次的國際會議對從業員亦具備培訓作用。(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