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aloha】走在魯汶,小石路上
期數
3616
刊登日期
2013.06.07
作者
婷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6 月 09 日
麻: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大廣場,遊客總絡繹不絕;一條大街之隔的「撒尿小童像」更彷彿是拍照用的佈景版,銅像的體積已經夠「微型」,洶湧的遊客還要搶著把自己的人頭塞進相機屏幕……果真是一個令自拍技巧登峰造極的鍛鍊!
在彼邦生活了一陣子,我總推介朋友往比利時的精品小鎮去尋寶。此地的紅磚屋、不規則的屋頂、天窗……華美之極!有些小鎮還有小運河川流灌通,雖沒有威尼斯的歌者,卻也不乏自然的水鄉風情。
魯汶大學城,就是這樣的一件精品。六百多年累積的哲學智慧、神學研究、各文學、醫療及商科的發展……這裡要看的,是她散發的柔和光輝,對於追尋真理的偏執,對於真、善、美的熱切追尋……都令這裡有種深邃而源遠流長的格調。
這一區是步行、腳踏車之城。一步一步走在小石道之上,一步一驚心!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教授,如伊拉斯姆斯(Erasmus)所沉思之地?觸碰著面上的微風,難道是輕撫過無數神學、哲學家腦袋跟靈魂的聖神柔風?
我所敬仰的施恩總主教(Fulton Sheen),也有數年時間在魯汶研究聖多瑪斯及士林哲學。他的著作及講道,往往用老嫗能解的道理、比喻,令普羅大眾明白許多高深的信仰思想。在哲學院的門外,我心情是額外的悸動。我絕不是學術派的研究人士,但我知道,對於真理的尋訪,就是尋找天主本身。知識、美善的終向,就是天主的愛情。
這裡的主教座堂內,有一座雕塑,是聖母「上智之座」,她的形象也在魯汶校徽之中。對,天主的上智,就在她的母胎內孕育、成長……還有誰更有資格為我們代禱,好為我們求得從天上而來的智慧、敏銳之心?
婷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