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宗教團體夥拍大學 公開文獻 見證社會參與

期數
3616
刊登日期
2013.06.07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6 月 09 日

宗教團體夥拍大學
公開文獻  見證社會參與

(本報訊)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際,他們最近公開的歷史文獻見證了六宗教之間的友誼,以及宗教徒信徒積極參與社會。

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最近把一九七八年成立以來的歷史文獻捐贈給中文大學,交由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收藏及電子化,四月舉行簽署協議儀式。中文大學透過電子資料庫讓公眾參閱文獻,鼓勵學人研究相關宗教課題。

這批文獻包括座談會五十八份歷年會議紀錄、對外公函、聯合新春文告、歷年合辦之思想交談會場刊、成立紀念特刊等,合共一百一十八份重要檔案和逾三千四百張相片。六宗教歷史文獻不但反映六宗教之間的團結與合作情誼,亦見證他們對香港社會的貢獻。

目前座談會由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香港孔教學院、中華回教博愛社、天主教香港教區、以及香港道教聯合會組成。

領袖看宗教交談
著重社會參與幅度

事實上,文獻反映宗教團體對社會的關懷,例如六宗教一九七八年五月為成立「香港宗教領袖座談會」(現稱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的第一次籌備工作會議紀錄表達了各宗教領袖對團結一致、發揮力量貢獻社會的願望。另一份一九八五的公函則紀錄座談會推薦了六宗教代表參與草擬基本法工作,見證香港最重要的歷史一頁。

六宗教亦致力促進宗教交談,交談課題亦貼近社會處境,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每年舉辦思想交流會,資料庫其中一份文獻紀錄座談會一九九五響應聯合國國際寬容年舉辦交流會,透過不同的宗教內容及教義,帶出社會應如何達致寬容。

教區宗教聯絡委員會主席周景勳神父四月十日對本報稱,宗教交談不局限於宗教界彼此交流,「也具備社會幅度,藉著共同參與社會與大眾對話」,讓宗教團體成長。

周神父一直參與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的秘書處的工作,他說三十年前,宗教交談對六宗教信徒仍是新課題,現在信徒對交談態度趨向開放,營造了文明、友好的氣氛。

中華回教博愛社主席薩智生告訴本報,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的檔案見證宗教團體建設社會,他說伊斯蘭教徒在香港屬少數群體,這些檔案也保存了他們的社會參與足跡。

香港道教聯合會六宗教聯絡部主任尤漢基博士說,六宗教的友誼因互相了解而更加深入。他說,宗教交談不停留於合辦活動,事實上六宗教透過互訪屬校和宗教場所,認識對方的教義和處境。

他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初電腦仍未普及,手稿紀錄最為重要;民間團體未必有保存檔案的器材和技術,大學的相關專業協助可幫助民間以至宗教團體保存歷史資料。(鄧)

 

 

六宗教領袖一九七九年到訪宗教聯誼營。早期的「香港宗
教領袖座談會」是以四隻手標誌來象徵各宗教團結一致,
是「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的六隻手標誌的前身。        

六宗教領袖一九八O年合照,前排左起:孔教周有、基督
教李景雄牧師、回教脫維善、佛教覺光法師、天主教胡振
中主教、道教湯國華、佛教永惺法師、基督教陳衍昌牧師
及佛教黃允畋。                                                                        

一九七八年香港宗教領袖座談會第一次籌備會議的
紀錄。                                                                           

 



學教會合作
  保存歷史文獻

(本報訊)本地基督宗教團體一直與大學合作保存文獻,由教會借出文獻或古籍,再以大學的專業技術整理及修補,以及將之數碼化,藉此與公眾分享文獻的學術與信仰幅度。

最近浸會大學圖書館亦在美國耶魯大學資助下落實第二輪「教會刊物數碼化計劃」,替教會機構把書刊電子化及製作微縮膠卷,供它們使用之同時,亦透過浸大圖書館、耶魯大學圖書館和相關教會機構供研究者及信眾參閱電子版本。

「教會機構妥善保存及開放資料,能夠讓教徒認識機構歷來的工作成果和這份保存歷史的工作。」浸大圖書館高級助理館長(特藏及文獻組)黃淑薇說,教會舊書刊都是歷史文物,製作電子檔案亦方便教會機構使用及刊印相關內容。

她五月九日對本報說,第二輪本地的合作機構包括基督教協進會、聖公會《教聲》、基督教文藝出版社,以及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稍後與多個台灣教會團體、神學院、出版機構、學術機構合作。

浸大圖書館於第一輪項目為六個基督宗派及機構把刊物數碼化,包括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香港聖公會、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香港浸信會聯會及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黃淑薇說,第二輪項目的文獻包括年報和絕版書籍等,部份機構的書刊更逾一千本,專業人員會把古舊的書刊放在攝氏零下三十二度的凍櫃雪藏七十二小時除蟲去霉,經整理後掃描成電腦檔案,本身破損的紙張則會用無酸紙夾好。

她指出,教會參與這計劃後,紙本和電子化書刊版權仍屬於教會團體,教會團體和浸會大學亦會有一套電子檔案及微縮膠卷,惟微縮膠卷須透過耶魯大學圖書館複製。

另一方面,中文大學圖書館的「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資料庫」已集合了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和其他基督宗教團體的文獻,見證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宣教活動,內容供學生及研究者瀏覽。

事實上,這批珍貴歷史文獻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早年所捐贈,共有資料五萬一百三十五份,全文影像超過十七萬個,當中包括協進會的年報、書信、會議記錄及照片,內容反映協進會的發展歷史,亦見證基督教團體參與教育、醫療及社會服務等範疇。(煇)


 

  

浸會大學圖書館高級助理館長(特藏及文獻 組)黃淑薇
講解保存基督宗教文獻的工序。                                         
  

 

 

廣告